8.针对巡察反馈“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的问题。已整改完成。一是全面深刻反思。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宋井桃源项目建设专题反思会,逐项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发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示范作用,组织镇村干部划区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专班运转体系,充实专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梳理宋井桃源项目建设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增强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项目建设又好又快。三是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座谈会、院坝会、逐户走访等多种形式,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大力宣讲搬迁及风貌改造政策,消除群众顾虑。根据摸排情况,分类分户制定方案,因户施策、逐户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搬迁、风貌改造及庭院梳理工作平稳推进。四是奋力攻坚确保成效。通过争分夺秒抢工期、搞建设,仅用时6个月高质量完成宋井桃源8大类26个项目建设,跑出了“大英速度”、展现了“大英效率”、彰显了“大英气魄”。9月28日,“宋井桃源”正式对外开放,人气持续火爆、游客热情高涨。“宋井桃源”项目建设因高质高效推进被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扬。
(三)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不力。
9.针对巡察反馈“党史学习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0余次,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头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制度,把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创新做法常态化,把成熟经验机制化。领导班子带头学、经常学、基层讲,开展各级全会精神集中宣讲30余次,新媒体传播会议精神20余次,受众人数达1200余人。三是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解难题。采取围绕民生实事“定”、聚焦部门职能“访”、借助民呼我应“听”、结合帮扶工作“查”、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帮”等5种方式,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全面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岗位职责,及时“建账”、主动“领账”、限时“清账”,全力为民办事解难,解决群众难题10个。
(四)履职尽责有缺陷。
10.针对巡察反馈“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谋划不足”的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一是定思路、优布局。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百强中心城镇建设、两项改革“后半篇”综合试点示范、天府旅游名镇创建、精品示范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坚定“产业兴镇、生态靓镇、文化名镇”的发展主线,结合“三区三线”重点工作,科学制定系统谋划卓筒井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西片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中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东片区(种养循环示范区)协同发展。二是拼经济、搞建设。全力推动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于今年9月底完工,“中国宋井桃源乡游第一村”9月28日精彩呈现。研究政策导向,吃准吃透各项补助、补贴申报条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围绕百强中心镇、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天府旅游名镇等积极谋划一批发展韧劲强、带动能力好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确保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1个,其他项目不少于5个。三是优质量、提品质。依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和本土人才,采用“机械聚土起垄、宽行密株定植、行间生草、树盘覆盖”等桃园栽培模式,用三年时间完成桃种改良,优化桃根际生长环境,延长经济结果寿命,改善桃果口感。创建以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链,着力培树“卓筒井甜桃”品牌,力争四年时间成功创建省、市级甜桃现代农业园区。到2024年,完成甜桃品种更迭,产业规模达到2万亩,产值达到2.4亿元,带动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11.针对巡察反馈“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有短板”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一是强组织、建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摸清基础设施数据,建立投入使用堰塘统计台账共134口,建立渠系统计台账、其中星花水库灌区渠系1.37万米,幸福水库灌区0.75万米、小湾子水库提灌站0.53万米和其他渠系2.90万米。将项目争取、建设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考核,针对工作不作为的列入负面清单,给予相应处罚,针对成效突出,表现优异的给予奖励,形成奖惩分明的比学赶超氛围。二是强政策、抓宣传,补齐发展短板。加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政策保障和倡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坝坝会对项目的选定及落实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将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参与项目的拟定、实施过程,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同时,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渗水堰塘、垮塌水渠及时进行维护维修,对断头路、失效水渠组织相关村(社区)精心包装项目,在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入库项目申报中分类分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12.针对巡察反馈“下属事业单位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一是配备人员,专业化指导。卓筒井镇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名,为卓筒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同时2022年邀请农业讲师1名,对部分农户代表进行了农药化肥减量专题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业务能力培训。二是整合资源,扁平化运行。按照“统筹、整合、打通”的思路,综合考虑全镇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干部队伍等因素和实际,将九办五中心整合,设置党建综合(大党建)、项目建设(大经济)、治理服务(大服务)、应急执法(大执法)、财务管理(大财务)、农业产业(大振兴)6大模块,以“模块化”“扁平化”推进工作。三是厘清职责,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模块责任领导,设立模块联络员,将模块承接的职责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并实行AB岗互补管理,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形成“以大党建为引领,大经济、大振兴、大执法模块为根基,大财务、大服务模块为核心”的模块化运行架构。同时,对镇政府办公场所进行整体优化布局,实现同模块、同楼层、同区域集中办公,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模块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