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英县卓筒井镇委员会
关于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
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社会公开版)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22年3月14日至5月7日,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卓筒井镇党委进行了“常规+延伸”巡察,对所属13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了直接巡察。并于7月28日,向卓筒井镇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集中整改工作阶段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深入,担责意识有待提高方面
(一)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有落差,“耕地红线”意识未筑牢。
1.针对巡察反馈“撂荒地整治不彻底且存在二次抛荒情况”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一是摸清底数,准确建立台账。组织干部深入田间地块扎实开展撂荒地摸排,共摸排出撂荒地面积2676.28亩(其中田543亩,土2133.28亩),因外出务工或家中无劳动力撂荒1853.14亩,占比69.24%;因耕作条件差撂荒503.7亩,占比18.82%;因种植效益低下撂荒142.92亩,占比5.34%;因流转经营不善撂荒134.07亩,占比5%;因其他原因撂荒42.45亩,占比1.6%。其中撂荒1年至2年的面积为2254.6亩,2年以上的面积为421.68亩,相关信息精确标记、登记造册,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分类施策,推进复耕复种。“三个一批”推动问题整改,即:动员群众复耕复种一批(面积152亩)、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地复耕一批(其中家庭农场复耕复种38.5亩、引进四川省卓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复耕312.5亩)、村集体自发兜底复种一批(面积2173.28亩)。同时,及时兑现撂荒地整治补助资金,对撂荒1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三是加大督查,逗真碰硬考核。坚持“农地姓农”,坚决遏止农地非农化,实行“挂片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压实各村、承包农户主体责任,将撂荒地复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每周上报撂荒地进度报表,建立撂荒地复耕定期通报制度,逗硬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