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公示公告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蓝议科技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

2023-1-11 11:2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74|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人民政府

摘要: {"原始ID":"44e2be226eb34346919ffadde0fb21f0","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1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附件":[]}

    学校坚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中试行“1+X”证书制度。通过顶岗实习等途径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
2022年学校继续在2021年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质量的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们从如何“上完课”到怎样“上好课”有了一个要根本性的改变,真心实意让学生学到一定的技能,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3.4 教材建设质量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选用的教材全部是国家规定,教育部推荐和四川省省编教材;文化基础课使用统编教材;政治理论课使用教育部指定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省编教材(专业新课改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依据专业调研结果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5 数字化数学资源建设

   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不断完善数字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师能运用教育信息化2.0开展教学,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

3.6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起教师培训制度,确保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教师培训体现“校本、职校”特色:坚持以“专家引领、校长指导、骨干辅导”为总体培训思路。开展课堂即培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抬头率”为培训目标,培训重点突出、培训形式多样,贴近教师需要。每年举行9-10次教研活动,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2022年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及市级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2022年下半年,选派了1名教师参加国培;4位文化课老师参加市级45学时的线上培训。同时,2022年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教师育人途径培训,教育信息化2.0教学培训,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参加了高职考培训。我们着力倡导“以赛促教”,组织教职工参加教学大比武、技能竞赛、微课制作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3.7 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施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中试行“1+X”证书制度。
学校在保持原有7家企业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企业深度合作。由企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师傅以“师带徒”的形式开展岗位职业指导,形成“岗学对接、校企双师”的人才培养路径。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
    2022年与四川文轩职业学院进行合作,推进“3+2”中高职衔接。“中高职衔接”拓展学生学历提升渠道。
学校本着服务本地区域经济的目的,为当地经济输送相关人才。2022年就有不少毕业生选择本地企业就业。学校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要求,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教职成[2018]4号)、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蓝议职校实习生管理制度》、《蓝议职校实习工作应急预案》、《蓝议职校实习指导教师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实习生每天顶岗实习不超过8小时,确保学生不被安排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学校与所有企业直接签订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协议,要求所有企业给实习生买保险,中间不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培训,学习相关制度,介绍相关企业文化。安排实习班班主任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生活动态。
    在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由原来企业向学校下订单变为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并且强调“课堂与车间一体,生产与学习合一”,使学生“全员、全部、全程”参与生产性实训成为一种可能,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推动职业学校的跨越发展。
    其中,学校建有相关专业的实训室,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四、国际合作

    作为中部地区县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规模小,学生数量少,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目前还没有参与国际职业教育间的合作。

锚点五、服务贡献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5.1 服务行业企业。

锚点 锚点 锚点 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紧密联系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通过“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意欲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表 2 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表
序号指标单位2022 年调查人次调查方式
1毕业生满意度%95.6%161微信、电话调查
其中:应届毕业生满意度%91.40%161微信、电话调查
      毕业三年内毕业生满意度%86.7%306微信、电话调查
2教职工满意度%92.86%42问卷调查
3用人单位满意度%93.33%37微信、电话调查
4家长满意度%92.7%321微信、电话调查

5.2 服务地方发展

    我校是一所民办职业学校,同时也是一所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充分发挥学校、培训基地和鉴定所的功能,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促进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与街道、乡镇合作,开展农村劳动力品牌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培训、中式烹调、保育员、家政等项目培训,服务三农,服务农村建设。
     进行教育扶贫,建档立卡学生就读本校,除了国家免学费1950元以外,还每人每年减免了1500元学费。政策扶贫,对于贫困学生,根据政策,学校给予相应的学费及助学金资助,做到应资助尽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我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疫情期间,我校通过网络对学生、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相关政策宣传,消除学生及家长的恐惧心理,正确面对,积极应对,做好个人防护。全校师生在疫情期间全面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绝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对社会各界开放,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送科技下乡,提升服务社会民生和扶贫攻坚的能力,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良好评价。
2022年学校承接了遂宁市劳动力品牌培训628人、返乡创业培训357人,共计985人。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5.3 服务乡村振兴

由于学校是一所小规模的民办职校,未承接乡村振兴项目。

5.4 服务地方社区

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开设了电工、幼儿保育、中式烹调、家政服务、返乡创业等培训专业,项目多、内容实,时间、方式灵活,取得实效,深受欢迎。与遂宁市船山区、大英县就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合作,开展创业培训、品牌技能培训,取得明显成效。培训人数接近在校生人数。

5.5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大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以农业生产和旅游为主。县域内有中国死海、蓬莱公园、东方生态博览园、大英象山书院等众多景点,县委县政府力争将全县打造红色的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的全域旅游环境。
学校培训基地致力于培训新型农民,振兴乡村经济,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应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职业教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4.6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有效探索培训特色,打造品牌名片。近年来,为提高培训质量,我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外派教师培训学习。教学队伍专兼结合,为培训提供质的保障。培训面向餐饮经营相关工作的服务人员、农民等群体。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和文化层次,知识技能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师资、设备资源等进行开设,主要采取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校培训充分考虑不同学员的实际需求,采用全日制脱产班,教师外出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实行半军事化全封闭管理,提升校园管理力度。我校学生素质较低,学生管理难度极大。根据我校实际,参考其他县市各校管理经验,引进“国盛保安”公司团队负责学生管理,实行以下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跑步1000米,观看30分钟新闻联播,早晨一次集中教育;正常开展2课(班会课、安全教育课)。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肯定。

锚点六、政策落实质量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6.1 国家政策落实

为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对职教发展的政策文件,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大英县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锚点锚点锚点锚点6.2 地方政策落实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