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物理结构准则层概况
根据《四川省河流(湖库)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指标体系,物理结构准则层包括了河岸带稳定性指标与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5.4.2河岸带稳定性指标
5.4.2.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根据河岸坡侵蚀现状(包括已经发生的或潜在发生的河岸侵蚀)进行评估,评价要素包括:岸坡倾角、河岸高度、基质特征、岸坡植被覆盖度和坡脚冲刷强度,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BKSr=(SAr+SCr+SHr+SMr+STr)/5
式中:
BKSr─河湖(库)岸稳定性指标赋分;
SAr─岸坡倾角分值;
SCr─岸坡植被覆盖度分值;
SHr─岸坡高度分值;
SMr─基质类别分值;
STr─坡脚冲刷强度分值;
表5.4-1 河湖(库)岸稳定性评估要素赋分标准表
岸坡特征 | 稳定 | 基本稳定 | 次不稳定 | 不稳定 |
分值 | 100 | 75 | 25 | 0 |
斜坡倾角(度) | <15 | 15~30 | 30~45 | 45~60 |
植被覆盖率(%) | >75 | 50~75 | 25~50 | 0~25 |
斜坡高度(m) | <1 | 1~2 | 2~3 | 3~5 |
基质(类别) | 基岩 | 岩土河岸 | 黏土河岸 | 非黏土河岸 |
河岸冲刷状况 | 无冲刷迹象 | 轻度冲刷 | 中度冲刷 | 重度冲刷 |
总体特征描述 | 近期内河岸不会发生变形破坏,无水土流失现象。 | 河岸结构有松动发育迹象,有水土流失迹象,但近期不会发生变形河破坏。 | 河岸松动裂痕发育趋势明显,一定条件下可导致河岸变形河破坏,中度水土流失。 | 河岸水土流失严重,随时可能发生大的变形河破坏,或已经发生破坏。 |
5.4.2.2指标计算过程和赋分结果
河岸带稳定性指标是通过岸线自然状况指标来评价河流岸线健康状况,评级要素包括岸坡倾角、河岸高度、基质特征、岸坡植被覆盖率和坡脚冲刷强度。河岸带稳定性指标评价要素示意图见下图。
河岸带稳定性评价指标示意图
为评价河岸稳定性,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进入现场,在天然河段内,选取10个断面进行断面测量,其位置示意图如下。同时根据实测断面数据,绘制岸坡横断面型式图。
测量代表断面位置示意图
评价河段岸坡横断面型式图
由此可以得到上述10个断面河岸稳定性评估各项指标赋分值。其中1~3号断面代表第一评价河段,4~6号断面代表第二评价河段,7~10号断面代表第三评价河段,每个评价河段的河岸稳定性评估分项指标分值取河段内代表断面分指标得分的平均值,根据各分指标分值,按照前述公式(详见5.2.4.1小节)计算可得三个评价河段的稳定性指标综合赋分,计算成果见下表:
表5.4-2 郪江(大英段)河岸稳定性评估赋分成果表
评价河段 | 断面 | 岸坡特征及得分 | |||||||||
斜坡倾角(°) | 得分 | 植被覆盖率(%) | 得分 | 斜坡高度(m) | 得分 | 基质 (类别) | 得分 | 河岸冲刷 情况 | 得分 | ||
第一评 价段 | 1 | 8 | 100 | >75 | 100 | 8.6 | 0 | 岩土河岸 | 75 | 轻度冲刷 | 75 |
2 | 21 | 75 | >75 | 100 | 12.6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
3 | 24 | 75 | >75 | 100 | 4.6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
分指标赋分 | 83 | 100 | 0 | 75 | 42 | ||||||
综合赋分 | 60 | ||||||||||
第二评 价段 | 4 | 17 | 75 | >75 | 100 | 9.6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5 | 6 | 100 | >75 | 100 | 14.7 | 0 | 岩土河岸 | 75 | 轻度冲刷 | 75 | |
6 | 41 | 25 | >75 | 100 | 16.2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
分指标赋分 | 67 | 100 | 0 | 75 | 42 | ||||||
综合赋分 | 57 | ||||||||||
第三评 价段 | 7 | 24 | 75 | >75 | 100 | 8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8 | 10 | 100 | >75 | 100 | 5.1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
9 | 30 | 25 | >75 | 100 | 10.4 | 0 | 岩土河岸 | 75 | 轻度冲刷 | 75 | |
10 | 18 | 75 | >75 | 100 | 12.9 | 0 | 岩土河岸 | 75 | 中度冲刷 | 25 | |
分指标赋分 | 67 | 100 | 0 | 75 | 42 | ||||||
综合赋分 | 57 | ||||||||||
总体特征描述 | 河岸结构有松动发育迹象,有水土流失迹象,近期存在发生变形和破坏的可能 |
5.4.3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
5.4.3.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根据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进行评估,有过鱼设施的不在统计范围之列。
表5.4-3 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评估赋分标准表
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单位:≥个/100km) | 1.2 | 1-1.2 | 0.5-1 | 0.25-0.5 | ≤0.25 | 0 |
赋分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5.4.3.2指标计算过程和赋分结果
郪江大英县境内河长64.4km,根据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评价河段内共有堰、闸建筑物7处,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为冯家楼埝、四口湾埝、祥凤寨水库大坝、采和湖橡胶坝、鸡公滩埝、老观滩埝、菩萨岩埝,均无过鱼设施,各堰、闸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5.4-4 郪江(大英段)拦河堰、闸统计表
评价河段 | 编号 | 名称 | 堰(坝)顶高程(m) | 堰(坝)高(m) | 长(m) | 堰(坝)型 |
第一评价段 | 1 | 冯家楼埝 | 310.2 | 6.7 | 86.1 | 薄壁堰 |
2 | 四口湾埝 | 305.45 | 8.1 | 108.6 | 薄壁堰 | |
3 | 祥凤寨水库大坝 | 315 | 25 | 356.5 | 砼重力坝 | |
第二评价段 | 4 | 采和湖橡胶坝 | 298 | 7 | 73.58 | 宽顶堰 |
第三评价段 | 5 | 鸡公滩埝 | 295.2 | 7.7 | 156.1 | 薄壁堰 |
6 | 老观滩埝 | 290.8 | 7.2 | 100.3 | 薄壁堰 | |
7 | 菩萨岩埝 | 288.83 | 6.3 | 80.4 | 薄壁堰 |
根据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赋分标准,各评价河段的纵向连通性指数计算成果及赋分成果见下表。
表5.4-5 郪江大英县河段纵向连通性指数评估赋分表
评价河段 | 河段长度(km) | 影响河流连通性建筑物处数 | 纵向连通性指数(个/100km) | 赋分 | 备注 |
第一评价段 | 24.6 | 3 | 12.2 | 0 | 冯家楼埝、四口湾埝、祥凤寨水库大坝 |
第二评价段 | 15.3 | 1 | 城市河流 河段不评价 | 城市河流 河段不评价 | 采和湖橡胶坝 |
第三评价段 | 24.5 | 3 | 12.2 | 0 | 鸡公滩埝、老观滩埝、菩萨岩埝 |
5.5河湖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
5.5.1河湖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概况
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河流健康保护目标,根据已经制定的《四川省河流(湖库)健康评价指南》,在初步形成具有兼顾四川省水域普适性和流域特点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郪江(大英段)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以及若干评价指标。其中河湖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包括四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公众满意度指标、防洪指标、供水指标、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的符合性指标。
5.5.2公众满意度指标
5.5.2.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评估公众对河湖环境、水质水量、涉水景观、舒适性、美学价值等的满意程度,采用公众调查方法评估。
公众满意度赋分取所有公众赋分的平均值。
5.5.2.2指标计算过程和赋分结果
公众满意程度的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采集公众对于河流环境、水质质量、涉水景观、舒适性、美学价值等的满意程度,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为20人,取各评价河段内调查公众赋分的平均值为该评价段的公众满意程度综合赋分值。郪江各评价河段公众调查情况汇总见下表。
表5.5-1 各评价河段公众满意程度调查及赋分成果表
评价河段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范围 | 评估赋分 | 备注 |
第一评价段 | 1 | 王宽碌 | 男 | 15~3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2 | 徐建国 | 男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3 | 赵方慧 | 女 | 15~3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4 | —— | 男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平均分 | 80 | |||||
第二评价段 | 1 | 张恒英 | 女 | 15~30 | 80 | 河湖管理者 |
2 | 张科 | 男 | 15~30 | 100 | 河湖管理者 | |
3 | 雷晓英 | 女 | 15~3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4 | 邓艳 | 女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5 | 裴单玲 | 女 | 15~3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6 | 王晓霞 | 女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7 | 胡靖 | 女 | 15~30 | 6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8 | 邓祖彦 | 女 | 50以上 | 6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9 | 李凤 | 女 | 30~50 | 6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10 | 文春香 | 女 | 6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11 | —— | 女 | 30~50 | 60 | 旅游经常来 | |
12 | —— | 男 | 30~50 | 80 | 旅游经常来 | |
平均分 | 73 | |||||
第三评价段 | 1 | 张兴平 | 男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2 | 何政香 | 女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3 | 李耕 | 男 | 15~3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4 | 李阳 | 男 | 30~50 | 80 | 河湖周边从事生产活动 | |
平均分 | 80 |
5.5.3防洪指标
5.5.3.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河流及湖泊评估采用河湖堤防及沿河(环湖)口门建筑物防洪达标情况:河流按照公式计算已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占堤防总长度的比例,湖泊同时还需要评估环湖口门建筑物满足设计标准的比例。无相关规划对防洪达标标准进行规定时,参照《防洪标准》(GB50201-2014)确定。河流及湖泊防洪指标赋分标准见下表。
FLDE=RLA/RL×100
式中:FLDE——河流防洪工程达标率,%;
RLA——河流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m;
RL——河流堤防总长度,m;
表5.5-2 防洪指标评估赋分标准表
达标率(%) | ≥95 | 90~95 | 85~90 | 70~85 | ≤70 |
赋分 | 100 | 75 | 50 | 25 | 0 |
5.5.3.2指标计算过程和赋分结果
(1)防洪规划
2000 年 9月,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四川省郪江防洪工程规划报告(大英县河段)》。规划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01 -94 《防洪标准》城市防洪等级的划分规定,大英县城近期(2010年)按 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远期(2020年)按50年一遇,隆盛镇、象山、郪口场等防洪工程按20年一遇,临河农田并有一定居民点的村庄则按 10年一遇考虑。
原郪江防洪工程规划确定大英县城区远期(2020年)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50201-2014《防洪标准》,结合大英县城市政治经济地位重要性、常住人口或当量经济,大英县城区防护等级为Ⅳ等,防洪标准为50-20年一遇,结合大英县郪江河道(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确定的防洪标准,大英县城区段防洪标准现仍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四川省郪江防洪工程规划报告》确定的重点段
(2)已成堤防及防洪指标赋分计算
大英县郪江干流河段已建成防洪工程共计26416m,根据郪江防洪工程规划报告及GB50201-2014确定各堤防应达到防洪标准,结合各段堤防设计防洪标准指标,已成堤防未达防洪标准长度为1465m,位于象山镇城区段。各评价河段防洪指标赋分成果见下表。
表5.5-3 防洪指标赋分计算成果表
评价河段 | 堤防/项目名称 | 河流 | 堤防级别 | 堤防长度 | 设计防洪标准(重现期) | 《防洪规划》防洪标准(重现期) | 达标堤防长度 | 防洪工程达标率 | 赋分 |
岸别 | (m) | (m) | % | ||||||
第一评价段 | 象山镇城区堤防(现有堤防) | 左岸 | 4级 | 1005 | 10 | 20 | 0 | 82.3 | 25 |
四川省大英县象山镇郪江防洪治理工程 | 左岸 | 4级 | 460 | 10 | 20 | 0 | |||
祥凤寨水库库区堤防(1段) | 右岸 | 4级 | 215 | 20 | 10 | 215 | |||
祥凤寨水库库区堤防(2段) | 左岸 | 4级 | 961 | 20 | 10 | 961 | |||
祥凤寨水库库区堤防(3段) | 左岸 | 4级 | 1655 | 20 | 10 | 1655 | |||
右岸 | 4级 | 880 | 20 | 10 | 880 | ||||
祥凤寨水库库区堤防(4段) | 左岸 | 4级 | 867 | 20 | 10 | 867 | |||
右岸 | 4级 | 993 | 20 | 10 | 993 | ||||
祥凤寨水库库区堤防(5段) | 右岸 | 4级 | 1254 | 20 | 10 | 1254 | |||
合计 | 8290 | 6825 | |||||||
第二评价段 | 双龙广场至石油大桥堤防 | 右岸 | 4级 | 444 | 20 | 20 | 444 | 100 | 100 |
死海大桥至石油大桥堤防 | 左岸 | 4级 | 3240 | 20 | 20 | 3240 | |||
死海大桥至御景天下堤防 | 右岸 | 4级 | 707 | 20 | 20 | 707 | |||
御景天下至双龙广场堤防 | 右岸 | 4级 | 2263 | 20 | 20 | 2263 | |||
郪江康家咀大桥至成南高速公路大桥段左岸堤防 | 左岸 | 4级 | 2676 | 20 | 20 | 2676 | |||
工业园区左岸堤防 | 左岸 | 4级 | 3490 | 20 | 20 | 3490 | |||
合计 | 12820 | 12820 | |||||||
第三评价段 | 席家沟右岸堤防 | 右岸 | 4级 | 2330 | 20 | 20 | 2330 | 100 | 100 |
(现代农业产业园)土门垭村鱼棚子至王家坝郪江左岸堤防 | 左岸 | 4级 | 2976 | 20 | 20 | 2976 | |||
合计 | 5306 | 5306 |
5.5.4供水指标
5.5.4.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采用综合供水保证率评估,根据公式计算河湖所有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确定赋分值。
式中:
WS—综合供水保证率;
Wi—第i个供水工程的平均日供水量(m³/d);
Pi—第i个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
i—供水工程的序号;
n—河湖供水工程的总个数。
表5.5-4 综合供水保证率评估赋分标准表
5.5.4.2指标计算过程和赋分结果
根据《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SL/T793-2020)9.6.3,供水指标的代表值可根据河湖整体状况确定。本次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郪江(大英段)目前供水工程共6处,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5.5-5 大英县供水工程情况一览表
取水地点 | 水源所属单位 | 原水 水源 | 供水用途 | 设计供水能力 | 供水保证率 |
庙子山取水口 | / | 郪江 | 城镇生活用水 | 3845.0万m3/a | 95% |
观音沟提灌站 | / | 郪江 | 灌溉 | 427.9万m3/a | 70%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大英经济开发区石长村右岸 | 四川省兴茂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郪江 | 工业 | 120.1万m3/a | 90%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工业园区郪江右岸 | 四川省大英蓥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郪江 | 工业 | 50万m3/a | 90%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红旗村采和湖电站下游郪江右岸 | 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郪江 | 工业 | 150万m3/a | 90%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郪江 | 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 | 郪江 | 工业 | 250万m3/a | 90% |
根据前述公式计算,郪江(大英段)供水工程综合供水保证率WS=87.5%,根据综合供水保证率评估赋分标准表,郪江(大英段)综合供水保证率赋分为60分。
5.5.5开发利用状况与规划的符合性指标
5.5.5.1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
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应符合河流规划,水利项目重点复核内容如下
1水电站主要复核开发利用任务、工程规模、开发方式、调度运行方式、生态流量等内容与规划的符合性;
2堤防主要复核工程规模、防洪标准等内容与规划的符合性;
3囤蓄水库主要复核开发利用任务、运行方式、供水量、供水保证率等内容与规划的符合性;
4航道主要复核通航水深、航道宽度等内容与规划的符合性;
5其他有关涉水工程项目,应重点复核其开发利用任务、工程规模等内容与规划的符合性。
收集河湖库主要开发利用现状(发电、采砂、航运、供水)及相关规划,按照符合性赋分。开发利用状况与规划的符合性赋分标准见下表。
表5.5-6 开发利用状况与规划的符合性赋分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