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制冷设备 |
1.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运行档案,并妥善保存。 |
|
|
|||||
|
2.制冷压缩机应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其它制冷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
|
|
|||||||
|
3.冷凝器的运行压力不得超过系统设计允许值,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
|
|
|||||||
|
4.气液分离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 |
|
|
|||||||
|
5.高压贮液器液面应相对稳定,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多台高压贮液器并联使用时,均液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
|
|
|||||||
|
6.低压循环贮液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 |
|
|
|||||||
|
7.排液桶桶内液面不得超过80%。 |
|
|
|||||||
|
8.蒸发器表面霜层及管内油污等应定时清除。冷风机、冻结装置等蒸发器融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
|
|||||||
|
9.制冷系统进行管路、设备更换维修后,应进行排污及强度试验或进行环向、纵向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100%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波检测和气密试验。气密性试验应使用氮气或干燥清洁的空气进行,严禁使用氧气。 |
|
|
|||||||
|
10.制冷系统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并应妥善处理系统中的制冷剂。 |
|
|
|||||||
|
1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
|
|
|||||||
|
12.设于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贮氨器等设备,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栏。设于室外的制冷压缩机组、贮氨器除应设围栏外,还应有通风良好的遮阳设施。 |
|
|
|||||||
|
11 |
安全设备设施 |
1.制冷压缩机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由制造厂依照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进行配置外,还应设置下列安全部件:活塞压缩机排出口处设止逆阀;螺杆压缩机吸气管、排气管处设止逆阀。压缩机冷却水出水管上应设断水停机保护装置。应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 |
|
|
|||||
|
2.冷凝器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水冷冷凝器应设断水报警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应增设压力表、安全阀及风机故障报警装置。 |
|
|
|||||||
|
3.制冷剂泵应设置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泵的排液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逆阀;泵的排液总管上应加设旁通泄压阀。 |
|
|
|||||||
|
4.所有制冷容器、系统加液站集管、以及制冷剂液、气体分配站集管上和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回气管上,均应设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 |
|
|
|||||||
|
5.制冷系统的采用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均应采用制冷剂专用表。高压侧不低于1.5级,低压侧不低于2.5级,量程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
|
|
|||||||
|
6.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均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液位的供液装置。 |
|
|
|||||||
|
7.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和集油器等均应设液位指示器,其液位指示器两端连接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 |
|
|
|||||||
|
8.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