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管 理 检 查 内 容 |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整改措施 |
|
||||||
|
1 |
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
1.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
|
|
||||||
|
2.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规章制度。 |
|
|
||||||||
|
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
|
|
||||||||
|
2 |
安全生产投入 |
1.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
|
|
||||||
|
2.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 |
|
|
||||||||
|
3.应当安排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
|
|
||||||||
|
3 |
安全管理 机构和人员 |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
|
||||||
|
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如安委会)。 |
|
|
||||||||
|
4 |
安全教育培训 |
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
|
|
||||||
|
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 |
|
|
||||||||
|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
|
|
||||||||
|
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
|
|
||||||||
|
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
|
|
||||||||
|
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
|
|
||||||||
|
5 |
隐患排查治理 |
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
|
||||||
|
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