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公示公告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大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2-22 11:05|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1|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人民政府

摘要: {"原始ID":"8062f2fb2f46415aa1e12e3ab8c19f17","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2日","发布者":"大英县人民政府","附件":[]}

6.惠民生、办实事,有力推动民生福祉全面增进一是医疗水平稳步提高。稳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完成主体工程,县中医医院中医药综合大楼竣工投用深入实施四川省银龄健康工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覆盖率10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2%。启动河边、隆盛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镇村试点,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7个,签约服务群众23万余人。是就业环境持续改善。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开展2022春风行动带岗就业引人才网络直播招聘会、送岗位下乡”“遂企智造·职等你来等就业服务行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2场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3499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9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控制在4.4%以内。三是教育事业成效显著。调整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育英初中、蓬莱初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000个,有效化解大校额”“大班额”“择校热难题。科学配置优质教师资源,补充急需教育人才95名,招募银龄讲学教师43名。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全县本科上线1358人,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郪江外国语学校、实验学校等5个单位成功创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四是社保能力不断增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1万人。全年发放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临时救助金、孤儿助学金分别为933.5万元、743.7万元、214.2万元、11万元五是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127场,开展大美大英·焕活夜色街头艺术展演130余场。金钱板《劫法场》成功申报四川省艺术基金。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省级样板镇1个,打造省级、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和样板村5个。新档案馆建成开放。县老年大学建成投用。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形势分析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相互博弈,世界经济和全球化格局深度重塑,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特殊时期。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科学精准防疫措施平稳推进,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将贯彻全年,全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从地区发展因素来看: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市委提出支持大英县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定位,全县一批标志性、牵引性、支撑性重点项目建成释能,特别是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持续招大引强、丝路奇幻城等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必定推动大英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积蓄新动能、拓展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决策部署,扎实抓好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县六届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英,勇毅前行、挺膺担当,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和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奋力夺取大美大英建设新胜利。

(三)主要预期目标

综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统筹考虑我县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3%

其他相关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进出口总额达2.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到位国内市外资金完成9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483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1%

(四)重点工作任务

1.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聚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强优质粮油、现代畜牧主导产业,做优水果、蔬菜、干果、中药材特色产业,加快建设“2+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43.33万亩耕地红线。巩固撂荒地清零成果,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稳定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积极引导生猪有序出栏、补栏增养,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强化农业园区建设,推动粮油、绿色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级星级园区。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塑优培强遂宁白萝卜、遂宁黑鸡、遂宁柠檬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创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二是聚力推动工业集群化。支持盛马化工战略重组,实现生产装置优化提升,稳定一二期联产,加快三期项目落地;支持鸿鹏新材料、苏博特新材料等企业做大做强,延伸屹光新材料、旌峰新材料等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天然气资源勘探转化利用,力争天然气净化厂尽快落地,推进盛奥美能新材料二季度开工建设;推进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加快年产20万吨电解液等项目建设,招引一批锂电产业链主型企业,打造全市锂电新材料配套支撑区支持飞亚动力、森帝汽配等加强技术研发,蜀中机械、新代机械等实现智能化改造,全力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大英经开区空间布局,完成产业规划修编,创建省“5+1”重点特色园区。推进大英红旗化工园区扩区,启动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和绿色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三是聚力推动文旅全域化。深化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行动,推动中国死海二期提档升级、浪漫地中海盘活转型,提速建设卓筒井遗址公园、制盐工艺遗址博物馆,做优唱响丝路神灯实景演绎品牌。加快精益影视文创基地建设,打造西南影都。借助蓬乐路沿线特色鲜果产业串联绿山微湖、宋井桃源等重点项目,推动大项目和小景点串珠成链高质量承办2023遂宁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与经济环境国际合作峰会。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卓筒井镇创建天府旅游名镇绿山微湖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强化项目投资支撑,激活市场消费潜力。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国省政策方向和资金投向,精准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整体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向上争取各类资金45亿元以上。加大两新一重领域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合作对接机制,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市政交通、民生社事等领域,力争民间投资占比55%以上。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力推进100个县级重点项目、20个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二是全力推进招大引强。强化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理念,瞄准能源化工及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重点招商方向,紧盯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招引一批链主型、龙头型优质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8个,到位市外资金90亿元以上。建立招商引资五未项目台账,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履约、履约项目加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竣工、竣工项目加快投产。三是持续繁荣消费市场。推动特色美食街、永逸商业综合体等商圈提档升级,用好用活丝路奇幻城、中国死海等景区和九歌庭园等夜间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扩大消费服务供给,激发消费升级潜力。利用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组织开展让利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活动,筹办特色商品博览会暨农特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大力拓展大英造产品市场渠道,着力繁荣消费市场。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畅通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深度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