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生产、拓市场,稳步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好“春耕”“三夏”“三秋”农业生产,实施“抗旱保产”攻坚行动,整治撂荒地5.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改造提升优质粮油示范基地、优质甜桃“百果园”和蔬菜基地22.3万亩,全年发展优质粮油示范产业10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粮油播面达78万亩以上,实现粮食产量20.8万吨。加大生猪提能力度,构筑完善产业链助推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累计出栏生猪和小家禽57.6万头、489万只,同比增长2.8%、15.6%。二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力促盛马化工与山东港口贸易集团携手合作,稳定中石油华北油田、中石化西北油田供油链,一、二期装置实现联动生产。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完成一期500亩场平及道路管网建设。大英红旗化工园区获批全省首批化工园区。久大蓬莱盐化卤水净化迁建、鸿鹏新能源电解液生产基地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乾元电子、英邦化工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恒达建材、晶英农牧等6家企业成功升规入统,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百家。三是服务业发展再创佳绩。开展“2022四川迎春购物月”“五一特惠”“中秋佳节”等促销活动,推出“醉美金秋·大英嗨翻天”等系列主题活动,派发“乐购遂宁·大美大英”惠民消费券,拉动消费6000余万元,全县重点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达22亿元。丝路奇幻城入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大型山水实景剧“丝路神灯”盛大开演,“宋井桃源”开门迎客,绿山微湖等乡村旅游项目“多点开花”,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27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2亿元。精益影视文创基地加快建设,5部影视剧开机和杀青。成功创建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特色文旅品牌5个。天府旅游命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评全省第九。
3.争资金、强招引,着力推动项目投资有效扩大。一是资金争取卓有成效。聚焦国省政策方向和资金投向,“动态+梯次”管理重大项目三级储备库,在库项目突破400个、总投资近7000亿元。争取到位各类上级资金46亿元、超年度目标15%,其中争取到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1.2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5个、发行债券13.7亿元,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6个、投放基金1.4亿元。二是招大引强量质齐升。突出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党政主要领导率队外出开展经济合作活动24次,县级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考察70余次,洽谈重大项目100余个,成功签约四川华能140万千瓦时燃机发电、鸿鹏新材料10万吨/年碳酸酯等亿元以上项目23个、协议投资154.5亿元。2021年签约项目履约率95.5%、开工率81.8%、投产率63.6%。三是重大项目全力推进。落实重点项目“周巡礼、月调度、季考核”机制,开展“三定”项目展示11次,举行项目巡礼、项目拉练14次,成功举办“3.28”“6.28”“12.27”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乡村振兴精品村等55个项目有序开工,兴茂石化30万吨/年油泥综合利用等37个项目顺利竣工。117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8亿元,超年度计划15.4%。
4.抓规划、优环境,统筹推动城乡面貌显著提升。一是空间规划科学引领。积极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为核心、3个镇级片区为支撑、37个村级片区为延伸的“1+3+N”国土空间格局。《大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按“三区三线”批复成果修改完善,《遂大融城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遂协同绿色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英极核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二是城乡建设协调并进。加快公园城市建设进程,新建绿地16万平方米、“花境”2.8万平方米、“口袋公园”5个,蓬莱公园获评四川省重点公园。推进政府街“第五立面”改造,助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滨江路死海大桥至采和大桥段等14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新改建美丽乡村共富路103公里。县城61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9529户,农村厕所改造惠及1.3万户。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河边镇、回马镇获评首批市级重点中心镇,蓬莱镇福桥村、隆盛镇青坪村等3个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出台《大英县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大英县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工作要点》,在全市率先启动《大英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推动3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在线监测数据接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郪江口国控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7.5%。
5.重改革、求创新,切实推动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一是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基层供销社建设及镇级供销规范运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统筹推进“六项重点”改革,以预算、业务、管理一体化建设为导向,建设数字财政、智慧财政,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县国资金融局挂牌成立,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校督导保障体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大英“天府科技云服务”绩效考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大英经开区获评四川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1家。飞亚动力获评全市唯一的四川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蜀泰化工四川省醇氢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级部门验收。三是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推行市内企业迁移“无障碍一次办”改革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零费用”“零跑路”,审批时限缩减90%。通过线上“银税互动”以及线下政策到家,帮助71户纳税人申请信用贷7412.2万元。开展政法系统“大走访”和“法律服务进企业”行动,为146家企业提供专项法治体检上门服务,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县行政审批局获评“川渝通办”优质窗口。获评全省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