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和《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19〕170号)要求,做好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编制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在中央一级的立体化统一管理,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保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良好运行,服务部“两统一”职责履行,也满足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需要。同时,推动地方各级数据库建设,支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横向联通、纵向贯通,满足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任务
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库与集成
基于全国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准确表达地上、地表、地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一致、动态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及变化情况,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各项管理的业务需求。
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历史数据及相关数据集成衔接
采用“专业化处理、专题化汇集、集成式共享”的模式,将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域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历史数据成果,以及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野生动物等专题调查成果进行标准化整合,纳入国家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集成管理。
3.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
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需求,研发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分发、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功能,实现基于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的全国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浏览、查询、统计、分析等实时应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
(三)建设原则
1.统一设计、分工建设
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按照统一的总体架构、工作规划和标准规范,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制定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和数据库设计方案,明确数据内容、结构、质量要求等,分工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
2.物理分散、逻辑一致
按照《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技术,在物理上分散在各数据库建设单位,依托涉密网络进行集成与整合,形成逻辑一致的数据库模式,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的实时应用,以及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的适时更新。
3.科学实施、稳步推进
针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数据集成策略。根据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建设进度,成熟一个、集成一个、共享一个,及时整合集成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稳步推进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工作。
二、总体设计
(一)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