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业竞争力。发展壮大能源化工产业,全力推动四川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落地建设,进一步整合延伸油气融合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盛马化工一期、二期联产稳产,促进三期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支持鸿鹏、苏博特等新材料企业提产扩能,延伸做强环氧乙烷产业链;大力推进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天然气净化厂、燃机发电、LNG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构建天然气全产业链条。提档升级装备制造产业,启动西南(大英)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支持飞亚动力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关键产业链,提升在成渝地区产业协作能力;加快新代数控等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中高端机床产业高地。全面推行“链长制”,完善工业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10%以上。
提升文旅吸引力。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推进核心文旅项目建设,完成中国死海二期提档升级,加快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项目建设,推动“丝路神灯”实景剧正式公演,加快卓筒井遗址公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制盐工艺遗址博物馆、阆仙诗苑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推出一批独具大英特色的文创商品。持续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创建行动,支持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丝路奇幻城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卓筒井镇争创天府旅游名镇。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常态化举办主题文旅促销活动,扩大桃花美食节、死海热漂节等节会影响力。
提升园区承载力。全力打通园区空间脉络,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英经开区扩区拓园,系统推进宝石岩村、北斗村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标准地”改革,为工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加快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精细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危化品停车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创省“5+1”重点特色园区。支持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争当“城市建设运营商”和“产业发展服务商”。
第三,聚力城市能级全面提升,让“四美”共建品质更高。深入实施公园城市“对标建设”行动,以绣花般的耐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让城市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
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扩大国土空间资源精准供给,为城市未来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预留充足空间。以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校区商业拓展区和太吉城市门户区。推进城市“缓堵保畅”,打通死海滨江路、滨江北路延长线等断头路,加快民生一路、太吉片区中环线等市政道路建设,统筹推进渠县街、朝阳街等背街小巷“靓化”提升,启动东方生态园旅游公路建设。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地下管网、供水排水、燃气、消防设施等领域更新改造,加快城西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造老旧小区61个。推进县人民医院和大英中学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3000个以上。
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五花”景观建设,实施景区连接线景观提升、沿街立面美化亮化工程,完成采和大道景观提升、城市路灯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建筑屋顶“光伏化”“绿化”改造。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提档升级餐饮住宿业,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酒店和民宿,增强城市旅游保障能力。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公厕达标、市场管理、餐饮规范等市容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推广“社区党建+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打造“和美社区”“最美阳台”。扎实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
优化城市业态。全面扩大传统消费,组织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促销活动,积极参与“川货全国行”等活动,促进商贸业加快复苏。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壮大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等新模式,推动蓬莱商业街、永逸商业综合体等商圈转型升级,打造东方生态园、大英美食街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完善便民消费场所,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持续推进电商下乡,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第四,聚力美丽乡村全面振兴,让“四美”共建根基更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行动,做深做细做实“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进田长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 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复耕复垦撂荒地0.5万亩,全面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74.8万亩以上。抓好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出栏生猪稳定在55万头以上。加强农村住房规划建设和管控引导,重拳整治乱占耕地违规建房行为。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主动融入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坚持串点连片成带发展,高质量打造成渝两地“菜篮子”。加快推进“天府菜油”产业融合发展暨产油大县示范县、粮食物流等项目建设,发展精品粮油10万亩以上。巩固提升中药材、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2万亩以上,梯次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星。坚持“产加销”贯通、“农文旅”一体,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