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完善政府金融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政府债务余额、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在控制范围内。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力有效,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降幅达60%,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深化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专项整治,“红色物业联盟”试点成效明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双拥、外事、侨务、统计、档案、气象、地方志、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大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质效不高仍是大英最大实际。当前,我县经济总量不大,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财政自给率较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强县立县的大项目不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少数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本领、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进2022,聚力“对标竞进”,加快“大美大英”建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建设“大美大英”加快成势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根据县六届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落实“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实施“八大行动”,大兴“实干”之风,深化“四美”共建,踔厉奋发推动“大美大英”建设在高点成“跨越”之势、在高位开“崛起”新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必须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施人、物、环境同防,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聚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聚力经济社会全面融入,让“四美”共建动力更足。深入实施融入双圈“先行突破”、改革创新“积势蓄能”行动,以开放促创新,以投资促发展,推动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增强区域融入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推进成遂合作(大英)产业园建设,打造成渝地区高端制造业产业协作和核心配套基地。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组建大英文旅联盟,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开发运营,与周边地区开展“客源互推、资源共享”营销合作,变“过路游”为“过夜游”。全面融入遂宁“一体两翼”都市区战略,促进规划有效衔接、交通互联互通、城市相向建设、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防联治。
扩大对外开放度。畅通外联大通道,协同推进成南高速扩容改建、遂德高速建设,加快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升级改造S209、S401等省道干线,加快大英火车东站改造提升。强化招大引强选优,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7个、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帮扶机制,鼓励蜀泰化工等企业“抱团出海”,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元。
激发创新活跃度。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县双创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鸿鹏新材料、捷贝通开展四川省“瞪羚企业”认定,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深入实施“遂州英才”计划,探索“柔性引入”“异地研发”等机制,引进优秀人才500名以上。支持大英经开区创建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
提高政务满意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一证通办”“川渝通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企业的问题清单作为政府的任务清单,全力帮助企业纾困增效。优化政策落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推行“企业(项目)服务日”“企业宁静日”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和“清单式”执法。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县属国有企业“三级架构”改革。
提升投资贡献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按照“能审批、能开工、能入库”要求,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优质项目,滚动储备项目投资总量保持在4600亿元以上,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完善项目工作“对标竞进”“红黑榜”激励机制,统筹调度资金、土地、能源等关键要素,加快推进3万吨/年磷酸铁等117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67个以上,完成投资234亿元以上。积极扩大产业投资,工业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
第二,聚力产业园区全面升级,让“四美”共建支撑更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聚优成势”、文旅融合“提质提效”行动,促进工业集聚集群、文旅融合共生、园区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