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工作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2022年大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2-3-4 17:54|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20|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dbc94d20628345158239e7b803fb547d","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附件":[]}

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完善政府金融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政府债务余额、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在控制范围内。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力有效,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降幅达60%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深化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专项整治,红色物业联盟试点成效明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积极支持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双拥、外事、侨务、统计、档案、气象、方志机关事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大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质效不高仍是大英最大实际。当前,我县经济总量不大,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财政自给率较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明显,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强县立县的大项目不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少数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本领、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进2022,聚力“对标竞进”,加快“大美大英”建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建设大美大英加快成势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根据县六届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落实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实施八大行动,大兴实干之风,深化四美共建,踔厉奋发推动大美大英建设在高点成跨越之势、在高位开崛起新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工业增加值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必须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施人、物、环境同防,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聚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聚力经济社会全面融入,让四美共建动力更足。深入实施融入双圈先行突破、改革创新积势蓄能行动,以开放促创新,以投资促发展,推动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增强区域融入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推进成遂合作(大英)产业园建设,打造成渝地区高端制造业产业协作和核心配套基地。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组建大英文旅联盟,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开发运营,与周边地区开展客源互推、资源共享营销合作,变过路游过夜游全面融入遂宁一体两翼都市区战略,促进规划有效衔接、交通互联互通、城市相向建设、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防联治。  

扩大对外开放度。畅通外联大通道,协同推进成南高速扩容改建、遂德高速建设,加快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升级改造S209S401等省干线,加快大英火车东站改造提升。强化招大引强选优,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7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帮扶机制,鼓励蜀泰化工等企业抱团出海,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元。  

激发创新活跃度。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县双创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鸿鹏新材料、捷贝通开展四川省瞪羚企业认定,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深入实施遂州英才计划,探索柔性引入”“异地研发等机制,引进优秀人才500以上支持大英经开区创建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  

提高政务满意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一证通办”“川渝通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企业的问题清单作为政府的任务清单,全力帮助企业纾困增效。优化政策落地机制,变人找政策政策找人。推行企业(项目)服务日”“企业宁静日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清单式执法。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县属国有企业三级架构改革。  

提升投资贡献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按照能审批、能开工、能入库要求,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优质项目滚动储备项目投资总量保持在4600亿元以上,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完善项目工作对标竞进”“红黑榜激励机制,统筹调度资金、土地、能源等关键要素,加快推进3万吨/年磷酸铁117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67个以上,完成投资234亿元以上。积极扩大产业投资,工业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  

第二,聚力产业园区全面升级,让四美共建支撑更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聚优成势、文旅融合提质提效行动,促进工业集聚集群、文旅融合共生、园区提档升级。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