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省首创建设“政务大百科·企业幸福中心”,“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事项分别达100%、90%,创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3个。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遂德高速、成南高速扩容改建有序推进,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协议投资总额136.5亿元。
二、着力兜底补短、共建共享,不断创造“美满生活”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全部销号,3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71.05%。城镇新增就业56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84%。改造城市棚户区934套,安置房主体完工54.34万平方米、竣工交付10.27万平方米。持续整治建筑和房地产领域乱象,750户居民拿到“久违”的不动产权证书。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覆盖开展“回头看”,全面落实355户监测对象帮扶措施,1.12万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脱贫户实现人均纯收入10659元、增长24.35%。创新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一”顾问团,38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10万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稳步提标,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县。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9所,象山幼儿园、金元幼儿园、太吉小学建成投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1.65%,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入选首批四川省规范化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获评全省健康促进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成社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建成开放,卓筒井和蓬基井获评国家工业遗产。
三、着力做美城乡、协调发展,精心打造“美丽生态”
城市品位进一步彰显。高标准编制《重点发展片区城市设计》《新老城区城市设计暨特色街区详细设计》,引领城市高品质建设。推进城市添园增绿,新建口袋公园4处、绿地6.5万平方米、绿道20公里,创建省级绿色社区4个,郪江经开区段成功创建省级河湖公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新建旅游服务中心9个、开通旅游专线7条,建设旅游风景道31公里,“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乡村面貌进一步提升。认真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县域内片区划分,20个村探索开展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13.7公里,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供电可靠率分别达83.5%、95%、100%、99.8%。卓筒井镇获评四川“十大魅力乡镇”,蓬莱镇吊脚楼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和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成投运,郪江水质持续保持Ⅲ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7%、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土壤质量保持稳定。实施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02%。
四、着力政治引领、依法治理,全面构建“美善社会”
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排整提”专项行动,建立“竞进拉练”“揭榜挂帅”“一线赛马”等机制,“四不两直”抓督查、“事不避难”抓落实,真抓实干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依法行政深入实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出台《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等制度,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75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深入开展粮食购销、“窗口”腐败等领域专项整治,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