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笃行,我们致力转作风、提效能,政治生态越来越清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全面完成“七五” 普法,获评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扎实推进清廉政府建设,深入开展招投标、脱贫攻坚、“一卡通”等领域专项整治,政府系统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进、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大英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启示尤为深刻。五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仅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更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发展的能力素养,积累了在创新发展中破解难题的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第一保障,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在创新创造中激发发展潜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健全机制实施项目,为转型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构筑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四是始终坚持把为民谋利作为第一追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时处处事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五是始终坚持把担当实干作为第一责任,认真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行谋发展,用攻坚克难、知重负重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各位代表,成绩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客观分析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财政自给率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个别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强,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改善。此外,碳达峰、碳中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政策落地,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我们将以坚定的决心、有效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全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盼和重托。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未来五年,是大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建设成遂协同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关键五年。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我们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大英作为联动成渝的“黄金节点”,具备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内外环境和政治保障,特别是建县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打下的坚实基础,为我们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积蓄了强劲动能。刚刚闭幕的县六届一次党代会,县委积极响应市委“对标竞进、比学赶超、提质晋位”新号令,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愿景,精心描绘建设“大美大英”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系统部署“八大行动”,凝聚了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将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是政府职责所在,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政府使命所系。只要我们牢记职责使命,全力抢抓战略机遇,着力彰显特色优势,致力创优发展环境,努力提升能力素质,大力弘扬实干作风,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争得主动、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工业强县、文旅兴城”发展路径,以落实“一二三六”发展思路、聚力“大美大英”建设为统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英新征程。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不低于1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1∶44∶45,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聚力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聚力成渝“黄金节点”崛起,积蓄“大美大英”发展动能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我们将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同城发展、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成遂协同发展先行区。
拓展区域交流合作。更加主动融入成渝、配套成渝,推动优势产业逐步融入成都、重庆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打造成渝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加快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成渝地区主要景区共推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打造成渝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积极推进撤县设区,全方位融入遂宁“一体两翼”大都市区框架,实现与市中心城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推进建设成遂合作(大英)产业园,打造遂宁融入成都的“门户城”。加快拓展开放通道,协同推进成南高速扩容改建以及遂德高速、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建设,升级改造G350、S307等国省干线,启动实施遂宁至大英快捷通道中修工程,加快推进火车东站改造提升。实施产业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围绕优势产业延链补链、新经济新业态建链强链,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