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有序推进医疗护理、医疗康复等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持续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适时调整救助标准并稳步提高。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制度,推动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进一步衔接。鼓励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商业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兜底性保险。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探索建立普惠托育机构管理运营财政补贴机制,推动落实普惠托育机构的政策性补贴措施,切实降低普惠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县国资金融局;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2.提升公办机构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完善公建民营机制,鼓励优先将公办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租赁给优质企业或组织管理运营,提升运营效率和兜底服务能力。坚持公益属性,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在满足兜底保障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重度残疾等老年人提供低收费托养服务,剩余床位逐步向社会开放。依托中、省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实施普惠性公办托育项目,提高托育服务能力。鼓励国有资本加强对养老托育服务的投入,支持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县国资金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