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工作任务
|
责任单位
|
主动发现
|
医疗机构对因症就诊人群、体检人群开展肺结核症状筛查
|
县卫生健康局
|
基层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HIV/AIDS、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主动开展症状筛查
|
||
转诊可疑症状者,一周内进行电话或家访督促是否及时就诊
|
||
对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开展药敏检测
|
县人民医院
|
|
规范诊疗
|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以及耐多药肺结核、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的临床路径,开展诊断、治疗工作。对涂阴病例开展诊断性抗炎治疗,每月开展疑难病案讨论。
|
|
定点医疗机构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体系。
|
||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成立结核病诊疗质量控制专家组,定期对所有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相关管理工作开展考核。
|
||
积极推广应用适宜的新诊断技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及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
|
||
结核患者登记本、痰检本及网络报告数据之间登记完整、准确,无逻辑错误。
|
||
探索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对所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采取住院治疗,待痰菌阴转后再出院。
|
||
将疑难重症和耐多药患者及时向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
|
||
患者管理
|
加强县、乡、村结核病防控工作联动,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工作任务并明确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与经费划拨挂钩。
|
县卫生健康局
|
定点医疗机构登记肺结核患者后及时将患者基本信息通知基层医疗机构
|
||
利用电子药盒、手机辅助管理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患者随访服务和管理
|
||
基层路径个在接到治疗管理通知后,要在72小时内访视患者并指导用药
|
||
安排乡村医生落实治疗管理工作,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复查,及时发现处置药物不良反应。每月开展随访评估1次并做好评估记录
|
||
定点医疗机构在患者结束治疗后要及时将信息反馈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好结案记录
|
||
健康教育
|
制定结核病健康促进计划、志愿者传播活动计划
|
|
每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
|
||
积极主动制作结核病宣传材料不少于3种
|
||
持续深入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
||
开展重点人群结核病宣传(学校、农民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
|
||
特殊人群
|
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建立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学校结核病疫情
|
县教育体育局
|
新生入学体检、教职工年度体检开展结核病筛查
|
||
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学生登记和病因追踪措施
|
||
将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讲授,招募一批志愿者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
||
疾控中心开展主动学生结核病患者的日常疫情监测及追踪沟通
|
县疾控中心
|
|
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治规范》要求,及时、科学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
|
县卫生健康局
县教育体育局
|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