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分类 |
调查成果空间几何类型 |
学校 |
面状空间数据 |
医疗卫生机构 |
面状空间数据 |
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 |
面状空间数据 |
公共文化场所 |
面状空间数据 |
旅游景区 |
面状空间数据 |
星级饭店 |
面状空间数据 |
体育场馆 |
面状空间数据 |
宗教活动场所 |
面状空间数据 |
大型超市-百货店-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 |
面状空间数据 |
2、任务分工
内外业调查主要由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协调各参与部门共同完成。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县所有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人员配置、业务培训、空间数据采集及审核汇集。各参与部门负责相应调查对象的调查指标信息采集。
3、调查流程
(1)调查指标信息采集
县级各参与部门依据调查表要求收集整理资料,在软件中采用批量导入或逐项填报两种方式录入调查指标信息。
(2)空间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采集包括内业采集和外业采集。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调查员,借助全国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软件,在内业优先完成空间数据的核查修改、补充标绘和疑问标记。空间数据核查修改是对调查图层上已有的点状空间数据进行审核,利用软件修改错误数据。空间数据补充标绘是指调查图层上只有点状空间数据,还需要采集线状、面状空间数据的情况,利用软件补充标绘相应的线状和面状数据;如果调查图层上有应采未采的调查对象,采用软件补充标绘相应的点状、线状、面状空间数据。疑问标记是对内业无法确认的空间数据,逐一进行标记,以待调查员外业调查。
外业空间数据采集是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调查员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完成空间数据的现场查勘、查疑补漏和疑问标记。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查勘,尤其要对内业中有疑问标记的进行重点勘查,如果有错误的,审核修正空间数据信息。查疑补漏是对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应采未采的调查对象,利用软件补充采集标绘该对象的空间数据(点、线、面)。疑问标记是对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调查任务中有但实地无法找到的对象进行标记,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核实后予以注销。
(三)质量审核上报
各参与部门负责相应调查对象调查指标信息的质量核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所有调查数据成果的汇总和核查,按照“各参与部门—县级应急管理局—市级应急管理局—省级应急管理厅(局)—应急管理部”的流程,将调查数据成果逐级审核、上报、汇总,形成国家级调查成果库。
六、普查时段和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