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设内容
(一)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以秸秆燃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采取“申报、考察、评议”方式,由大英县境内农民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关涉农公司等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自愿申请,通过考察,择优遴选出基础条件良好、培育目标明确、保障措施牢靠、服务能力强、发展意愿强、产品销售市场广的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5家进行培育,签订主体培育合同,通过购置秸秆综合利用专属设备或配套设备、秸秆库棚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利用能力,并在当年度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服务,总量达4.1万吨。
(二)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域,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收储以及利用秸秆5400吨。
(三)碳达峰和碳中和试点
1.秸秆基础数据收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秸秆监测评价工作,对县域范围内主要农作物(中稻和一季晚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花生和油菜等)草谷比、可收集系数进行多点调查测算,为我省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调查核算提供基础支撑。
2.秸秆还田长期监测布设。结合我县主要种植模式,布设1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
3.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梳理。围绕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实际情况,梳理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向典型模式。
4.秸秆综合利用碳汇计算。对秸秆燃料化全过程进行碳汇核算,构建燃料化减排固碳评价方法,分析预测减排固碳潜力,为加强秸秆科学利用、促进农业减排固碳提供技术支撑。
(四)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通过悬挂横幅、印发宣传资料、技术宣传手册等,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技术宣传,加强宣传报道,引导专合社、秸秆利用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开设田间课堂,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五、项目投资
(一)项目投资总额及资金筹措
大英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总投资851.0904万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409.0904万元,财政资金442万元(秸秆综合利用厂房建设、附属设施以及农机购置、设备购置补贴282.9816万元,秸秆综合利用补贴81万元,碳达峰碳中和试点42万元,技术推广和培训学习36.0184万元)。
1.培育主体补助内容:主要补助厂房建设、附属设施建设、农机购置、设备购置等。
2.培育主体资金支付方式:采取“先建后补”和“先收后补”的形式。
3.补助标准:
(1)秸秆库棚等设施建设补助总投资的30%;
(2)对秸秆综合利用购置设备补助包含农机购置补助在内,累计补助不超过购置价的50%;对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设备购置和厂房、收贮点库棚建设投资按不超过80%补助(有农机补贴的设备累计补助不超过80%)。
(3)培育主体秸秆综合利用补贴150元/吨,对完成年度计划秸秆综合利用任务的培育主体予以一定补贴,未完成年度计划秸秆综合利用任务的培育主体不予补助。
(二)分项投资预算
1.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总投资692.072万元,其中项目投资282.9816万元,企业自筹409.0904万元。
(1)改扩建秸秆储存库棚及附属设施,总投资183.772万元。其中:项目投资55.1316万元,企业自筹128.6404万元。
(2)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设备,总投资508.3万元。其中:项目投资227.85万元,企业自筹280.45万元。
2.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收储利用秸秆5400吨,其中:项目投资81万元(详见附表5)。
3.碳达峰和碳中和试点总投资42万元,其中:项目投资42万元。
4.技术推广和培训学习。计划投资36.0184万元,其中:项目投资36.0184万元。
六、实施进度安排
2022年5月15日前编制报批实施方案;
2022年5月16日-11月30日签订合同,组织项目实施;
2022年12月项目验收、资料归档、绩效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