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公示公告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2022年大英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

2022-5-12 10:17|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9|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313753cc312f44a3ae39f5a08fcbbcc8","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2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Filepath":"/documents/15183/1420643/6726458930881428.doc","Name":"《2022年大英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附件.doc","Filetype":"doc"}]}

2022年大英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

实施方案


为稳定农业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稳定机制,切实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根据《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21168号)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21-2022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农发〔20211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全面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多元利用、大力推进,切实壮大农作物秸秆收储利用专合社及企业,推进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可操作、能落地、可复制、能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带动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生态优先与因地制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推动形成以不同秸秆资源转化途径为特点的、产业错位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

(三)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瓶颈,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发挥制度创新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

(四)坚持突出重点与多元利用。统筹兼顾、加大秸秆燃料、肥料化及饲料化的利用规模,并引导秸秆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重点区域,开展秸秆收储利用示范,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优化五化利用结构。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培育壮大5家秸秆综合利用专合社及企业,不断优化五化利用结构。总结规范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规程。

2.规范技术模式和规程。以《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为技术指导,以农业优先、因地制宜、技术适用、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土壤肥料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

3.建立健全长效运转机制。统筹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重点支持解决影响秸秆综合利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农民、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和稳定运行机制。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

4.稳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到2025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力减少露天焚烧现象。根据大英县种植业、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和利用方式,选择以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以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为目标,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和方式,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推广经济适用、科学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5家,其中:年秸秆利用能力达10000吨以上的2家,年秸秆利用能力达5000吨以上的1家,年秸秆利用能力达1000吨以上的2家。

2.补贴培育主体收储利用秸秆5400

3.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试点。

(三)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产出指标: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平均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建设秸秆资源台账。

效益指标: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资金支出进度:中央项目补助资金年度支出率≥90%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123下一页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