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所,机关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12月31日
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立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制度,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职责,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系,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5号)有关要求,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准确掌握全省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变化情况,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分工协作,贯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统一总体设计和工作规划、统一制度和机制建设、统一标准制定和指标设定、统一组织实施和质量管控、统一数据成果管理应用、统一信息发布和共享服务”的要求,构建“统一组织、分工实施、共享应用”的“总-分-总”工作模式,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草、测绘等部门协同参与、分工负责。坚持分类实施、统筹推进,以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基础调查、专项调查成果为本底,以常规监测、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监测为重点,以统计分析评价为手段,促进调查、监测、评价有机结合,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揭示自然资源发展变化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严格遵守调查规程和技术标准,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监测,真实客观反映自然资源现状,确保调查成果真实可靠,监测手段科学先进,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三)总体目标。到2023年,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法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层分类体系等基础上,初步构建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制度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质量管控体系、成果应用体系。到2025年,完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建设,形成统一有序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和成果管理、运用、发布制度,为切实履行“两统一”职责、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基础支撑。
二、工作内容
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
(一)自然资源调查。对涵盖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等类型,覆盖地上、地表和地下等层次,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要素的自然资源全面开展调查。以基础调查为根本、专项调查为延伸,两者统筹谋划、协同开展、相互结合,全面综合反映自然资源总体情况。
1.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以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基础,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省域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摸清全省自然资源分布、范围、面积、数量和权属状况等内容,形成调查成果数据库。组织开展自然资源成果年度更新调查,及时掌握全省每一块自然资源的类型、面积、范围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保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逗号前的为牵头单位,未明确牵头单位的按职责分工负责)〕
2.自然资源专项调查。以基础调查确定的各类自然资源分布范围为基础,结合水利、林草、农业农村等部门已有的基础资料及调查成果,按照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开展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
(1)耕地资源调查。在基础调查耕地范围内,开展耕地资源专项调查,查清耕地的等别、健康状况、产能等(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厅);按照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规范,适时对重点区域进行耕地质量状况调查,针对性地开展耕地的立地条件、肥力状况、土壤酸化盐渍化等跟踪调查,分析耕地质量变化趋势,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状况(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厅)。
(2)森林资源调查。查清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功能、生态状况以及变化情况等,获取全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责任单位:省林草局,自然资源厅),以及起源、树种、林种、龄组、权属、郁闭度、碳汇(储)量、生物量、名木古树等指标数据(责任单位:省林草局)。
(3)草原资源调查。获取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等指标数据(责任单位:省林草局,自然资源厅),查清草原的类型、范围、面积、植物种类、生物量、等级、碳汇(储)量、生态状况以及变化情况等,掌握全省草原植被生长、利用、退化、草原生产力、鼠害病虫害、毒害草、生物多样性、草原生态修复等信息(责任单位:省林草局)。
(4)湿地资源调查。查清湿地类型、分布、面积(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查清湿地水环境、水质、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沼泽泥潭、保护与利用、受威胁状况等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责任单位:省林草局),全面掌握湿地生态质量状况及湿地损毁等变化趋势,形成湿地面积、分布、湿地率、湿地保护率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