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大乐是传统音乐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传承人:高吉荣(去世) 白明庆
蓬莱大乐,又名“川中大乐”,是流行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传统打击音乐。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廷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名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清光绪年间传入现在的大英县蓬莱镇境内。20世纪初,蓬莱大乐在四川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
蓬莱大乐由主乐组和辅乐组两部分组成,阵容庞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等十多种。早期的蓬莱大乐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后来经政府部门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蓬莱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蓬莱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2009年4月9日,国家文化部非遗保护中心和山西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全国鼓王邀请赛”在山西洪洞隆重举行。作为四川选送的唯一一支参赛队伍,蓬菜大乐在第一个节目中便精彩亮相。
武场大乐中,指挥乐脚盆鼓威武浑厚,引导乐大马锣铿锵破帛,开山大钹气势磅礴,中大钹小大钹锦上添花;
文场大乐中,十六手铛子势若繁星,十六手小钹璀璨闪耀,十六手苏铰彩云飞月,灵山苏钹皎若星辰……
偌大舞台上,有气宇轩昂之司令,运筹帷幄之谋臣,井然有序众小卒——那俨然是一首开疆拓土之壮歌,是一次英勇无畏之征伐,是一声荡气回肠无敌于天下的将军令!
与蓬莱大乐同台竞技的,有陕西安塞腰鼓队、河南中州大鼓队、吉林延边朝鲜鼓队等早已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鼓乐队。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鼓乐行业“小字辈”,不仅顺利闯入决赛,而且在决赛中一举斩获“最佳表演奖”。在多年来北方大鼓一统天下的全国鼓乐大赛中,蓬莱大乐能异军突起夺得如此大奖,这在四川大型鼓乐中尚属首例!
“北方安塞腰鼓、威风锣鼓舞姿粗犷刚健、气势磅礴雄浑,而大英县的蓬莱大乐则场面恢宏壮观,表演幽默诙谐,曲牌结构严谨,阳刚与柔美兼备,向我们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鼓乐艺术风格,更填补了四川无大型鼓乐的空白!”评委的点评一语中的,精练地概括了蓬莱大乐独具一格的巴蜀文化特色。
如今在遂宁,每逢节日和大型庆典活动上都能看到蓬莱大乐表演,因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恢宏的场面,观众们盛赞其为四川的“威风锣鼓”。2007年,蓬莱大乐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