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融媒体(记者 张林果 唐波)在传统水产养殖业面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挑战的背景下,“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模式”正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路径。95后新农人张奇,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凭借其专业知识与不懈努力,成为推动该模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在水产养殖领域书写着绿色传奇。
【苏州水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奇:二零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就开始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养殖实践的落地。】 2024年10月,张奇加入万霖农业集团,负责水霖清水鱼板块的养殖技术和项目的落地。他参与核心研发的“零排放”圈养系统,将传统的散养转为集约化圈养,通过在圈养桶底部设置独特的锥形集污漏斗设计,配合吸污泵,将养殖废弃物高效收集并输送至尾水处理系统,经沉淀过滤和人工湿地净化后,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在此基础上,张奇还立足我县地理条件,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推动当地水产养殖向生态化、智能化迈进。 【苏州水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奇:我们在圈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漂浮式平台+现代智慧化技术,如自动投喂系统,自动排污系统和数字渔业管理系统,集成为现在的WRAS水基循环水养殖系统,这是一套专门应用于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的养殖场景养殖设备。】 2023年,“零排放”圈养系统在天保镇木鱼新村成功试点,2024年11月,苏州水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玉峰镇四五水库正式签约,建设大水面设施养殖系统,建成后可达到年产值三千万元左右。 【玉峰镇的四五水库我们总共建设规模有192个6米直径的养殖桶,年产量在100万斤。解决了环保的问题,保障养殖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水库生产力,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生态和养殖双丰收,像我们6m直径的养殖桶,单桶产量为6000斤,一个桶是传统一亩池塘产量的3倍,而且捕捞灵活方便,2个人就能轻松实现几千斤鱼的捕捞,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随着水产养殖向设施化、智能化、集约化转型,越来越多向张奇这样的年轻新农人投身其中,为我县渔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的变革。 【今后的水产行业一定是朝着更绿色、更智能、更健康方向发展,而我们公司也正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发展政策导向,用我们的方式推动行业的发展,真正的为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开拓一条全新的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