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对“在关键时段监管方面,主要是在防火期、高火险时段、大小春收获阶段,未及时发布禁火令,护林人员值守或巡查密度不强和效果不好,造成阶段火情频发”的问题,采取以下3项具体措施。
1.及时规范发布禁火令。根据火灾风险等级,及时、科学、规范发布禁火令并逗硬执行。禁火令明确禁止用火的时间、区域、管控措施、违禁责任、处罚规定、举报奖励、监督电话等内容,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短信、流动宣传车、固定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和张贴,做到家喻户晓。
2.设置防火进山登记点。高火险时段,在现有防火宣传站点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增设防火登记点,落实专人看守,明确看守人员职责,进入林区人员、车辆一律实名登记,收缴火源,签订《告知书》。森林火险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封闭重点区域进山路口,严禁除巡护人员和原住民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山入林。
3.强化护林人员管理。科学划分护林员责任区域,明确巡护职责,确定巡护路线,建立护林“地块、图表、人员”档案,逐步推行使用巡山护林APP。完善护林员管理办法,严格护林员考核考评,对防火期内带火源进山、烟头乱丢和责任区内发生人为火灾的护林员,视情节和后果予以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或解聘处理。
(五)针对“林下杂草、树枝等可燃物清理不及时、不彻底,易引发火灾或加剧火情”的问题,采取以下2项具体措施。
1.开展可燃物计划清除。每年在高森林火险期前,根据当地的植被特点和气象条件,重点在林农交错区域、居民点和重要设施周边、重要公路两侧,实施林缘林下可燃物计划清除,降低可燃物载量。
2.推进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在森林火灾重点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油库、寺庙、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区域周边,通过调整林种结构,实施林分改造,种植防火树种,结合林区道路和生物阻隔带等建设,完善防火阻隔系统。
(六)针对“在检查督导方面,主要是督导检查不全面、不逗硬,隐患整改跟踪督促不到位,造成压力传递层层递减,工作大打折扣”的问题,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切实抓好督导检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火灾风险隐患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防火期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开展一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火源管控的督查。
(七)针对“在用火审批管理方面,主要是用火审批执行不严,批后相关规定和监管不到位,造成批后火灾隐患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加强野外用火审批。强化野外用火审批责任,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相关规定。对在非森林火险橙色、红色预警期间确需生产性用火的,用火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并作出安全用火书面承诺,经批准同意后,在落实严格管控措施和专人现场监管前提下,按照“四定一灭”(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火灭)要求组织实施,做到火灭人走、安全可控。
(八)针对“在责任落实方面,主要是属地责任落实不到位,林区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防火责任制、划定防火责任区、确定防火责任人,造成管控真空”的问题,采取以具体措施。
健全火源管控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县镇党政属地责任和林区生产经营单位防火主体责任,划定县、镇党政领导干部和林区经营单位负责人防火责任区,在主要进山路口、居民区挂牌公示,林区生产经营单位配备必要的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继续推行村民挂牌轮流值守和巡山护林“两项制度”。实行防火责任片区“网格化”管理,严格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社、护林员(农户)包小班(地块)的四级责任机制,实现防火责任全覆盖。发生人为原因引发火灾的倒查网格责任人(护林员、村组、乡镇、县干部)履职情况,严格追责问责。在森林火险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包镇包村责任人在划定片区内蹲点督导。压紧压实旅游景区等重点经营单位的防火责任,督促其配备必要的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九)针对“在值班值守方面,发现火情未第一时间上报,部门信息共享不畅,造成火情处置不及时”的问题,采取以下2项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防火期严格执行 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高森林火险橙色、红色预警期间,镇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每天对村(社区)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的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抽查检查,对未按规定值班值守的,按规定严肃处理。落实森林防灭火值班补助,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2.严格火情信息报送管理。坚持“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发现火情后按程序第一时间上报,严防瞒报、迟报、漏报。要在15分钟内报告镇党政办(电话:0825-7831046),经镇主要领导核实结果后在半小时内上报县森防指办公室;确因地方偏远交通不便无法及时反馈的,应当在2小时内说明核查工作落实情况,并在核实后第一时间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和属地管理责任,把专项整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中骨干力量,周密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统筹协同。加强牵头抓总、统筹谋划、指导协调,根据责任分工,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加强指导督导,检验整改成效。各配合单位要加强协同,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务求整治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长短结合、注重长效,务求整治实效,巩固整治成果,坚决杜绝隐患边治火灾边发,坚决防止同类隐患反复出现。
(四)注重舆论宣传。各村(社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火灾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治台账。要加大典型案例的宣传和典型问题的曝光,通过警示教育抓实抓好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