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县委农办 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30日
内容提要:
◎我县八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我县开展“3333”工作法 科学禁捕保安置
◎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化肥农药“两减”见行见效
◎大英“四三”联动 守好群众“粮袋子”
我县八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1年8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四川省30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其中大英县卓筒井镇槐花村、福兴村、隆盛镇新民村、望龙村、象山镇凤阳村、回马镇金山村、玉峰镇星宿村、蓬莱镇榕桥村在列。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支持,按照补齐弱项短板、巩固拓展成果、夯实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思路,健全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就业、综合保障、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县委农办 供稿)
我县开展“3333”工作法,科学禁捕保安置。(一)“三位立体”宣传,提高群众认知。一是面对面宣传。召开集体或座谈会议10余次,发放禁捕禁钓告知书、禁止游钓告知书50000份。二是户外广告宣传。安装固定宣传塔1座,固定禁捕退捕宣传牌81个、悬挂宣传横幅80幅、LED显示屏2处,海报2000份。三是以案促宣。各媒体及电视台对挡获典型案例的案中、案后及时报道,加强震慑作用。(二)“三大机制”联合,加强禁捕力量。一是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明确县政府指挥协调、属地镇(街道办)组织推动、村(社区)两委宣传发动、渔民主体“四级责任”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日常巡护管理机制。结合河长制工作,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渔政协助巡护体系,招聘了163名渔政协助巡护员,建立大英县护渔员工作微信群,统一采购了渔政巡护工作装等执法设备32台(套)。三是建立联动执法机制。联合三台、中江县建立执法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联勤联动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市场非法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截至目前,开展涉渔执法活动1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农贸市场(含水产品销售)45个次,检查商场超市37家次,餐饮服务单位133家次。对2家整改不到位的餐饮单位进行了立案调查,非法捕捞案行政处罚4起,刑事立案11件11人,移送起诉4件。(三)拓展“三条途径”,增加渔民收入。一是鼓励自主创业一批。大力宣传返乡下乡各项政策,全面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有创业梦想、敢于创业的退捕渔民自主创业。目前,象山镇桥头村退捕渔民钟小林承包养鱼池100余亩,申报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二是帮扶异地就业一批。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的渔民,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企业定向招聘等方式,帮助异地就业。先后组织遂宁森帝汽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欣荣鑫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佳世特橡胶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到象山镇桥头村、回马镇市场和蓬莱镇朝阳广场等地点开展“服务企业用工、助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9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37个,12人实现稳定就业。三是公益岗位及低保安置一批。通过政策兜底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开发了护渔员、保洁保绿、治安协管、村社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保障大龄困难退捕渔民和零就业家庭退捕渔民及时上岗,实现政策兜底4户7人,29名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四)规范“三种船舶”,管控捕捞源头。清理“三无”船舶、乡镇自用船舶、特定功能船舶“三种船舶”,制定了《大英县“三无”船舶处置工作指南》和《大英县乡镇自用船舶管理工作指南》,排查“三无”船舶共157艘、乡镇自用船舶308艘、特定功能船(防洪、客渡、渔政艇、海巡艇等)219只。截至目前,已拆解“三无”船舶21艘;剩余136艘“三无”船舶待处理,由船主自行保管或由各镇(街道)统一保管,船主已全部签订不得非法捕捞承诺书,乡镇自用船舶均已登记备案并标识。
(县农业农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