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
内容 |
评分规则 |
分值 |
1 |
强化 目标 管理 (5分) |
节约能源资源目标管理 |
【必须完成项】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范围的党政机关要完成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的各项要求,且年度考核等级为完成及以上等级;其他党政机关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等年度节能目标。 |
5 |
2 |
完善 制度 体系 (25分)
|
管理 机构 |
1.明确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责任人,得1分。 2.明确负责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得1分;推进部门或系统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得2分。 3.设置能源资源管理岗位、能耗统计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得1分。 |
5 |
管理 制度 |
1.制定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方案,得2分;制定节约能源资源实施方案,并明确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得1分。 2.制定落实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定额管理、节能节水、生活垃圾分类、绿色消费以及用能设备节能操作规程等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每项得1分,最高得3分。 3.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建立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账,定期报送、分析和公示能源资源消费状况。(4分) 1)逐月整理汇总能源资源消费票据并建立票据明细清单,得1分; 2)按时报送季度、年度能源资源消费数据,并确保真实、完整,得1分; 3)按时报送年度能源资源消费分析报告,得1分; 4)每季度在本单位至少公示一次能源资源消费情况,得1分。 |
10 |
||
2 |
完善 制度 体系
|
管理 措施 |
1.在物业管理合同中,明确能源资源节约管理目标和服务要求,并进行节能评估的,得1分。 2.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实行能源资源分户、分区、分项计量。(9分) 1)实现用电分户、分区、分项计量,包括对空调、动力、特殊用电(数据中心机房、厨房等)、照明和插座等主要用电分项计量的,每项得1分,最高得4分; 2)建立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台账(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地点、测量范围等),得2分; 3)建设节能监测系统或监测点,接入省级或市县级公共机构能耗监测平台,实现能源资源消耗的计量、监测、存储、传送、分析、预警等功能,得3分。 |
10 |
3 |
推进 绿色 行动 (30分)
|
行为 节约 |
1.推行自动化、无纸化办公,推行纸张双面打印,建立打印纸采购使用台账,得1分。 2.制定空调使用管理措施,执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26 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 20 摄氏度的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得1分。 3.使用节水器具,采取有效节水管理措施。(8分) 1)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使用率达到100%,得2分; 2)设置用水单位引入管计量总表,设置单体建筑引入管计量水表,办公区与家属区用水单独计量,得1分; 3)供暖系统、冷却塔、食堂、公共浴室、中水贮水池等特殊部位设置计量水表,每项得1分,最高得2分; 4)近5年进行了水平衡测试,形成水平衡测试报告,得1分; 5)绿化采用高效灌溉方式,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得1分; 6)每月采集所有分项计量表读数及消耗数量,建立单位用水台账,定期分析用水情况,得1分。 |
10 |
3 |
绿色 建筑 |
1.依据《四川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开展能源审计,形成完整的能源审计报告,得2分。 2.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得1分。 3.办公电器、通风机、电热水器等用能设备使用能效等级为2级及以上产品,得1分。 4.公共机构合理采用分时分区控制,声光感应控制,物联网管理等智能控制措施,得1分。 5.采用分体空调或多联式空调机组的,80%以上的空调机组能效等级为2级以上的得2分,50%-80%的得 1 分,50%以下的不得分;采用集中空调系统供暖制冷的,制冷和采暖设备能效等级为2级及以上,配备节能调控和计量装置的得2分。(此项最高得2分) 6.高效节能照明光源使用率100%,得1分;采取充分利用自然光的措施,得1分。 7.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运行管理。(2分) 1)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操作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得0.5分; 2)建立详细的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台账,得0.5分; 3)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运行和巡视检查记录档案齐全,得0.5分; 4)重点用能设备、系统定期维护保养,有相应记录,得0.5分。 |
11 |
|
绿色 采购 |
1.加大绿色采购力度,采购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得2分。 2.更新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得1分。 3.配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备,得2分。 |
5 |
||
绿色 出行 |
1.鼓励干部职工践行“135”等低碳出行方式,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得2分。 2.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建立油耗统计台账,实行单车油耗核算,得2分。 |
4 |
||
4 |
实行生活 垃圾分类 (25分) |
源头 减量 |
1.采取节约粮食等源头减量化措施,开展“光盘行动”等活动,得1分。 2.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得1分。 3.采取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餐具等用品的措施,得1分。 4.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得1分。 5.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验收,达到合格以上,得2分。 |
6 |
分类 投放 |
1.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得5分。 2.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得2分。 3.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标识,得2分。 4.设置评比与激励机制,干部职工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得2分。 |
11 |
||
分类 收运 |
1.有害垃圾单独存放,与具备处理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处置协议,得2分。 2.可回收物统一回收,与具备回收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处置协议,得2分。 3.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或交由有资质的回收机构处置,得2分。 4.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台帐,定期公示垃圾清运数量,得2分。 |
8 |
||
5 |
开展 宣传 教育 (15分) |
宣传 实践 |
1.结合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实践活动,得3分。 2.张贴设备节电、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减少使用电梯、空调温度设定、垃圾分类投放等提醒标识,得3分。 3.在新闻媒体或主管部门宣传平台报道本单位节约能源资源经验做法,得2分。 |
8 |
教育 培训 |
1.将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干部职工培训体系,得2分。 2.积极参加主管部门培训,得2分。 3.定期举办面向干部职工的节能低碳和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讲座、岗位培训等教育培训活动,得3分。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