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传文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县五届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联系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注重运用乡间俗语、网言网语和艺术表达进行宣讲宣传,让基层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二)核心价值树文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三)先进文化育文明。依托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体,经常性开展乡村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四)移风易俗倡文明。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移风易俗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好人评选、集体婚礼倡导、文化育新风等为抓手,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文明乡风。
(五)村民自治促文明。针对农村社会关系复杂、矛盾化解难等社会“顽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四会”组织,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成员作为主要力量,积极宣传道德准则、引领道德风尚,主动参与矛盾调处,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不断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务发展,有效净化社会风气。
(六)美丽建设绘文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通过制作宣传栏、绘制农村文化墙、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形式,宣传共建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理念,号召群众积极主动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打造美好家园。
六、时间部署
(一)第一阶段:评估推进阶段。(2020年4月)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卓筒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任务。
(二)第二阶段:深化拓展阶段。(2020年5月及以后)
常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工作举措,打造活动品牌,形成卓筒井镇特色;及时吸取多方经验,对外宣传特色做法。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坚持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做的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
(二)注重统筹结合,实现各方联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与县委宣传部的对接工作,及时解决问题,落实建设和运行工作。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建立包括理论宣讲、文学艺术、科学普及、教育服务、社会慈善、法律普及、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在内的文明实践人才库。要与基层党建工作等结合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一体实施,做到资源统筹、设施整合、共建共享。要综合考虑基层实际和群众需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不搞弄虚作假,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取得成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成果纳入卓筒井镇2020年度年终考核的相关内容,适时对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取得实效。
(四)用好多种渠道,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发现推介各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