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调整了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实行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主要领导充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细化了分工,确定了工作重点。全年组织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2次,对中、省、市、县依法治理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制定了大英县综合执法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案件评审制度》《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明确了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添置了彩色打印机、传真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印制《培训指南》、《工作手册》、《法律法规》、《执法制度》等宣传资料6000余册(份),制作宣传展板和公示栏15余块,为一线执法队员配备齐执法记录仪,添置录音笔、投影仪、存储器材等执法全过程记录设备。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推进“户外经济”复苏。制发《大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临时借道便民经营工作方案》,设置临时借道经营点,在繁华商业地段采取划线管理方式,允许门店商户在划线范围内临时跨门店经营。探索实施“部门指导监督、摊贩自治管理”的共管共治模式,根据城区住户、商圈、学校等分布情况,在阳光丽城广场、五星南街等11地设置临时借道经营点,登记备案的流动摊贩400余户,为复工复产做出较大贡献。全市首次户外经济现场会在大英召开,得到市局领导和兄弟区县的高度赞扬。
(二)推进“律师随队”建设。推行专业律师协助配合行政执法,以第三方专业角度对办案流程、证据补充收集方向、执法程序进行跟踪指导,并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对重大案件调查结果参与联合评审,开展以案释法,与执法相对人交流沟通,作出专业法律解释。全年律师参与重大案件调查19次,提出补充调查方向法律意见14个,参与合同审核10次,参与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联合案件审查会2次,妥善解决原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合同纠纷遗留问题。
(三)夯实“城管进校园”活动。通过广泛调研,选择将青少年学生纳入我局重点普法对象,通过广泛的、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以“夯实法治基础,了解城市管理的广度;亲自参与实践,体会城市管理的难度;美化周边环境,感受城市管理的温度”这三个方面,开展城管进校园活动6次,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参与、支持城市管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县综合执法局和其他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和执法职责亟需进行系统界定,存在执法与监管上的职责脱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综合执法体系还未全面延伸至乡镇、园区,科学、规范、高效且符合大英实际的城管领域内综合执法体系还未能有效形成。
(二)执法主体不合格。目前,从事执法工作的几乎全是事业编制人员,不符合行政执法要求的公务员或参公人员执法主体资格。
(三)执法整体水平不高。机构改革后,很多划转人员从未从事过行政执法工作,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制专业人才缺乏,执法水平与综合执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执法保障严重不足。目前我局辅助执法人员84名,在编人员95名,财政仅保障辅助人员基本工资,其保险、服装(包括正式执法人员服装)等经费保障缺口较大。公车改革后我局实有公务用车编制2辆,无执法用车编制,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五、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制度健全。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等多项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每个执法岗位、每项执法活动、每个执法环节的标准化执法、流程化操作、精细化管理提供行为准则。通过监督检查、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措施,做到用制度管人理事,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探索机构改革划转人员培训机制,对未从事执法工作的改革划转人员,要求原单位进行培训后方可接收;二是要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法制专业人才;三是强化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大局理念;四是落实好执法监督和问责制度,严把辅助执法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执法作风,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按照《遂宁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执法手册》《遂宁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汇编》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文书、执法程序标准。在厘清行政处罚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自由裁量标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种类和幅度实施处罚,坚决防止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或违反法定程序办案。改进执法方式,坚持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人性化管理和执法,做到执法信息有公示,执法过程全记录,执法结果严审核,力求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
大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