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成立于1997年12月28日,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金节点,幅员面积701平方公里,辖9镇1街道,共168个行政村28个社区,总人口52.25万人。脱贫攻坚期间,全县累计脱贫15116户33774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8个脱贫村、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人口12152户26777人、监测对象756户1612人(其中未消除风险户433户934人)。今年以来,大英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筑牢“三个体系”,确保过渡期间“步步稳”。建立完善“三级书记亲自抓、领导小组牵头抓、行业部门配合抓、帮扶力量定点抓”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各方责任落实。一是筑牢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县级层面建立“1+7”工作领导小组,镇级层面建立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村级层面选优配强工作队,形成“县级主推、镇级主抓、村级主干”的组织体系。坚持书记、县长担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2个工作日、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每周1个工作日、村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常态化研究落实有效衔接相关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等先后10次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工作,确保了上级决策部署在大英落地落实。二是筑牢严谨高效的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县级领导挂村、联系部门包村、驻村工作队在村、党员干部帮户”的联系制度,明确49个脱贫村、重点帮扶村、精品(示范)村联系县级领导35名,55个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保持在140人以上。建立完善“县级领导专题调度、部门负责人定期研究、帮扶责任人季度走访、监测联系人每月联系”工作机制,确保有效衔接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三是筑牢务实管用的政策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重点领域,分类形成县级“1+37”政策体系。全年组织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第一书记和县级行业部门人员开展政策培训学习4场次600余人次,编印《政策须知小册子》1200份,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坝坝会等,持续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