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工作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9-11 16:42|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3|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摘要: {"原始ID":"59aef1a4032546fca670e33f82ee945b","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编号":"大府办函〔2023〕99号","附件":[]}

  

  发展建设主要任务  

一、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修订完善规划编制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编制的第一个发展规划,要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纳入大英县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快补旧账、不添新账的原则,制定《大英县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要规范消防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监督行为,落实具体的部门,每年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对3个国家级重点镇和6个乡镇修订完善消防专项规划或专篇。要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同步调整各地消防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消防站布点规划,完善战勤保障和综合训练体系,控制消防设施用地,预留发展需求;要针对易燃易爆危化品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石油化工厂、水域等高风险场所并结合区域灭火救援实际,增配特种消防车、特种消防装备。要以旧城改造、老区新建、产业升级、基础建设等为契机,及时提出新产业、新城区建设的消防规划意见,同步落实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火灾隐患增量。  

(二)加快消防水源建设    

将消防水源建设纳入市政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自规、水住建、消防部门关于市政消火栓规划、建设、维修、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解决市政消火栓建设发展不平衡、位置不合理、取水不方便、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加快补建度,老城区消火栓缺失的,由盐井街道纳入老城改造一起完善;各镇市政消火栓缺失的,由各镇进行补建;新建市政道路旁未建的,由自来水公司会同业主单位尽快补建,力争2025年底前全面补足消火栓欠账。自来水公司全面收集消火栓位置、压力等情况,并将数据与县消防救援大队共享;住建、经开区、文旅产业园、各镇联合自来水公司,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用喷漆、挂铭牌等方式进行编号、标注,加大维护保养力度,对损坏、无水、水压不足消火栓进行维护、维修,并形成制度,每年排查检修一次,相关情况通报县消防救援大队。加大自然水源的消防用水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建成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的1个取水码头。推进乡镇、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等消防水源改造,建设城市消防水池,弥补市政消火栓供水盲点,提高天然水源利用率。  

(三)推进城乡消防站建设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新要求,扎实推进城乡消防规划落地,更加注重优化站点布局和提高建站质量,优先推动重点地区、缺水地区和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消防站建设,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和《乡镇消防队标准》(GA/T9982012),力争2024年底前将化工园区红旗路消防救援站升级为特勤消防救援站,配备洗消、大空间、机器人、个人防护、通信指挥等车辆装备力争2024年底前完成文体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红旗路专职消防队、河边镇专职消防队、回马镇专职消防队、隆盛镇专职消防队、卓筒井镇专职消防队、象山镇专职消防队、消防志愿者等消防救援力量转型升级,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响应及时的城乡消防站、队网络,缩短灭火救援响应时间和作战半径,基本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消防综合性训练基地建设    

结合大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大英县灾害事故特点,按照满足实战、适度超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原则,力争2025年前完成遂宁市消防综合性训练基地建设,包含化工处置、水域训练、地震废墟救援等功能,设置相关训练设施。特别是要结合大英县化工园区火灾事故特点,加强化工火灾扑救训练设施和应急救援训练设施的建设力度,设置化工装置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火灾泄漏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训练设施等。按《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建标1902018),建设满足50人常态化执勤、训练、生活的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训练设施及配套设备的投资宜占训练基地总投资的45%60%,房屋建筑宜占35%50%,训练装备宜占2%5%,满足处置大英县典型灾害事故的训练需要。  

二、提升火灾防控水平  

(五)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    

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实际,全面开展城市公共安全消防风险评估,找出风险点、危险源,分析研判全县公共消防安全状况,划分风险等级,制定应对策略,加强源头治理,防控风险,改善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状况。完善火灾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监测研判消防安全态势,形成常态化与重大活动火灾风险评估预警通报机制,及时消除火灾风险。改变现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模式,依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将消防安全高风险单位作为重点监管单位,从严落实源头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推动火灾风险评估社会化,探索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由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单位入保前火灾风险评估,建立火灾风险评估结果与保险费率的比对关系,推动保险公司在社会消防安全服务中发挥作用。  

(六)组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坚持综合治理,落实源头管控,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定期开展有规划、有侧重的冬防”“夏防等集中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化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大型文旅项目、老旧小区等场所的火灾隐患,重点解决消防设施老化、损毁、瘫痪,部门监管落实不到位,产权管理不明晰,值班人员少等问题。推动以乡镇、街道、社区为单位,管住电源明火,拆除私搭乱建,严控群租群居,严惩电动车进楼,打通生命通道,降低火灾风险,形成打击整治高压态势,着力解决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缺失、建筑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不畅、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突出等消防安全问题。适时启动部门联合排查、集中整治机制,持续整治高层建筑、文物古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九小场所等重要场所火灾隐患,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挂账督办制度,完善督查考核机制。  

(七)深化落实消防工作责任    

推动落实党政消防工作领导责任,建立县委、县政府召开常委会会议、常务会及专题会议研究重大消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定期会商、挂牌督办、定期考核、责任倒查机制,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县干部考核评价和各级监察督查范畴。推动落实行业部门消防工作监管责任,制定出台行业部门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推进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开展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提升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强化落实单位消防工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高层建筑、养老服务机构、大型综合体、易燃易爆单位等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完善消防行政审批手续,按照规范增补消防设施,推动各场所、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加大自我监督巡查力度,建立企业单位消防风险重点清单,针对性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预案演练制度。强化落实街道、乡镇消防工作直接责任,将消防安全纳入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治安防控网格建设,建实、建强大中小三级网格组织机构,强化网格巡查,落实群防群治,形成一套有效的老旧小区消防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多部门联合督查、全民积极参与的立体化火灾防控机制,动态管控,综合治理,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真正实现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的有效局面。积极推进各重点单位公众责任险的普及,达到转移风险、增强火灾防控能力的目的。  

(八)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管理    

持续开展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仓储、运输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设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体系,研建危险化学品行业风险研判系统,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设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进行远程监控和预警,对高风险作业、异常作业、异常物料等进行风险研判和分级预警,实现应急救援关口前移。建设应急监测系统,重点在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与敏感保护目标之间布设应急监测装置,实时感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大规模泄漏、地震烈度、实时雨量、风速风向等,确保在企业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感知及时处置。推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完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行业火灾风险评估、风险检测预警、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行业火灾风险防范能力。完善易燃易爆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综合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九)打造消防服务诚信体系    

深入推进消防服务诚信体系,打造大英县社会单位消防诚信平台系统,明确消防安全职责、标准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诚信承诺制度健全完善征信、评信、用信机制对消防安全不良行为以及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被消防机构实施临时查封的单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由消防机构强制执行的单位同一火灾隐患反复出现的单位经消防安全评估不合格的火灾高危单位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经责令限期改正后仍不履职的个人等单位和个人均纳入大英县政府消防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公开的范围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信用情况纳入信用大英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建立消防安全信用奖惩制度,市场监管、税务、金融、保险、教育、卫生、住建以及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对不同消防安全信用度的社会单位,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税收、信贷利率、保险费率、监管、评比等方面给予不同的政策。  

三、增强灭火救援能力  

(十)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    

根据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员配置标准,完成已建站、队人员增补和新建站、队人员招录,力争2024年全县专职消防员达到85人,基本实现我县各类消防站、队满编执勤。按照一用一备原则,为新增专职消防员配备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力争2024年配备新增专职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90套。每套基本防护装备共9项,包括灭火防护头盔、灭火防护服、灭火防护靴、消防腰带、空气呼吸器、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服、抢险救援靴和抢险救援腰带等,为消防员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人员招录和装备配备任务,充实消防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增强救援力量,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城市消防安全需求。  

(十一)提升消防车辆装备的实战化水平    

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实现车辆配备规格统一、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力争用三年时间补齐消防主战车缺口,升级车辆性能标准增配化学洗消车1辆,水罐消防3辆,泡沫消防车2辆,抢险救援消防车1辆,通信指挥车1、城市主战消防车1逐步形成水罐车吨位编成科学、举高车高度合理、抢险救援车功能多样的灭火作战链。加强消防灭火装备、抢险救援器材、特勤消防器材的配备力度和速度,推进消防无人机、5G等先进通讯器材的配备和应用,发展简便灵活的消排烟技术和车辆装备。在满足《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要求的基础上,加大个人防护装备的备份数量,配齐配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单兵定位装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空呼充装车、骨传导通话装置等利于灭火作战、保护消防员个人安全的防护装备的建设,加强应对特种灾害事故的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防静电服、电绝缘装具、移动供气源、潜水装备、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罩等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配置与升级,提升作战能力,保障消防员生命安全。  

(十二)加强消防应用实战训练    

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发展方向,组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山林火灾、地震灾害、水域救援6类专业应急救援小组,有重点开展训练,确保一旦有类似灾害事故发生,有专业的处置力量和方法。针对国家救援队伍,重点开展真火烟热、高温高辐射、高空综合、地下巷道、索道救援、实毒模拟、防化服气密性检测、槽罐车模拟等特殊专业训练;针对化工园区专职队伍,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侦检、警戒、救助、疏散、破拆、洗消等训练和演练,提高处置特殊灾害事故的能力;针对乡镇专职队,重点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道路交通事故、居民住宅火灾、农村火灾扑救等常规训练。实行分岗施训,按照指挥员、班长、战斗员、驾驶员、接警调度员、通信员、供水员、现场安全员、搜救犬训导员等进行分岗位训练,逐步完善各专业岗位、各龄层次的练兵内容和标准,实行分训分考。科学开展体能训练,编制《体能训练指导手册》,将柔韧性训练、静止拉伸训练融入传统的准备活动中去,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上下肢不同肌肉群和核心肌肉群的交替训练融入训练中去,针对救援人员身体情况合理设置运动量,增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战性,提高指战员的身体素质,达到适应实战的需要。强化实战演练,按照每类场所每年必须开展1次实战演练(含夜间)和每月1次实战演练要求组织实兵实装演练。  

、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十三)构建消防物联网系统    

建设公共消防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引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感知、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时获取消防车道、公共道路、消防站位置、消防车位置等信息,集成消防力量、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地理信息、路况信息等数据,实现公共消防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加强灭火救援的情报信息支持。建设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系统,将全县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接入消防物联网系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进行实时监测;推动将所有设置消防控制室的一般单位接入消防物联网系统,构建单位三维地理信息感知系统,整合灭火救援预案,实现消防监督部门、街镇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消防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监控,对单位进行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对城市建筑火灾扑救提供辅助决策。建设救援人员安全行动监控系统,通过追踪定位、视频传输技术获取救援人员现场信息,为救援人员撤离提供智能路线和安全保障。建设物联网火灾逃生提示系统,通过物联网向进入建筑的公众自动推送建筑楼层布局、安全出口位置、消防设施布置等消防安全常识,当火灾发生时提供正确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等。积极推广电动车智能集中充电设施,从源头上降低火灾发生率,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十四)构建消防警务大数据平台    

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救灾并重的理念,建立包含建筑信息库、消防资源库、物联网检测库等内容的消防大数据中心。制定和完善消防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分类、存储标准,制定内外数据调用、共享服务工作规范,强化基础数据、动态数据质量管理和分析应用,构建数据收集、分析决策、火灾防控、灭火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社会单位消防管理系统,在综合消防指数、火灾风险评估、队伍管理、隐患整治、消防宣传等方面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引导社会单位加强使用,实现消防安全信息网上录入、巡查流程网上管理、检查活动网上监督、整改质量网上考评、安全工作网上研判,为各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建立消防救援网、政务网和互联网数据交换平台,将消防情报信息资源库纳入县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整体方案,完善共享技术标准和手段,扩充共享内容和范围,收集、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单位信息资源,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十五)构建智能化消防指挥作战模式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