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河道洪水防御措施
沿江沿河村(社区)领导要迅速派员分赴沿河低洼地带、堤防、护岸、桥涵、河堰等重点部位检查,督促指导防洪工作。
4.暴雨内涝防御措施
盐井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调度防御内涝,安排人员到低洼地带巡查、组织排涝抢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通知低洼地带的群众马上向高地转移,排查地下车库、下穿隧道、地下商场等场所,组织人员及时撤离,并设置采取警戒措施。
(三)应急抢险
出现险情后,首先按照自救为主,外援支持的抢险原则,按照险情的大小、紧急程度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由盐井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出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所有参与防汛抢险队伍必须服从大局,服从调度,听从指挥。并按要求上报县委、县政府、县防汛指挥部。
(四)安全防护
出现洪涝灾害后,事发地各社区(村)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并及时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对转移的群众,由当地各村民、居民委员会负责提供紧急避险场所,妥善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
(五)医疗救护
灾害发生后,盐井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应组织社会事务办公室加强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派出医疗分队,紧急救护伤病人员。
(六)响应终止
当灾害已经或趋于结束时,根据县防汛指挥部提出的响应终止令执行。响应结束后,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核实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并协助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四、善后恢复
应急结束后,各社区(村)、各股室应组织所有撤离人员有序回迁,组织人员修复水毁等设施,确保恢复生产和生产自救的保障;妥善安置因水毁而无法回迁的人员和家庭,由社会事务办公室对部分受灾严重,生活、生产有困难的居民和外来人员进行帮助,共渡难关;由街道农村办负责及时指导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向灾区调送种子种苗,做好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由街道党政办公室负责收集灾情上报,争取上级支持,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保障
1.盐井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应急处置方案做好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并认真落实防汛抗旱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方面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2.各部门、单位、社区(村)进一步落实防汛安全各项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户到人,确保各级防汛救灾责任人上岗到位。强化汛期应急值守,涉及防汛救灾的要安排熟悉业务的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人要上岗带班,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在第一时间掌握汛情、险情和灾情、及时通报情况,确保险情、灾情得到高效有序应对和及时处置。
街道纪委组成督查组,深入到现场督查汛期值守、隐患排查监测整治等情况,用严格的防汛问责来保障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对领导没有及时上岗到位、重大汛情灾情没有及时上传下达、重大险情没有及时处置、没有及时组织群众转移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
六、预案管理
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组织责任人、管理人员、成员单位人员等开展防汛抗旱培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水平。深入推进防汛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全面提高公众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盐井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要适时组织开展针对性演练,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应组织专项演练。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风险灾情,组织相关责任人、受威胁群众、抢险救援队伍等广泛参加,充分考虑夜间降雨、涨水和交通、通信、电力中断等因素,涵盖监测预警、工程调度、转移安置、抢险处置、救援救灾等内容。
本应急处置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1.盐井街道防汛主要任务及责任体系
2.盐井街道干旱灾害应急措施
3.盐井街道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图
4.盐井街道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名单
5.盐井街道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流程图
6.盐井街道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名单
7.盐井街道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站)物资统计表
8.盐井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通讯联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