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加强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探索各级食品安全办实体化运行机制,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形势会商、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适时修订《大英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县食药安办)
(十八)提升风险评估与抽检监测水平。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部门通报会商和信息交流。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完善“统一抽检、集中招标”工作模式,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抽检量达到3.2批次/千人。选择重点项目、高危品种,探索延伸性监测。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推动“你点我检”“你点我查”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大豇豆等品种监测频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总样品量达到0.5批次/千人。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粮食检验监测能力。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品种和地区实施重点监测。根据市级制定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组织开展食用林产品及产地土壤质量监测。(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持续推进农贸市场治理提升。贯彻落实《遂宁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按照“分级负责、分工合作”的原则,探索建立农贸市场“周检查、月评分、季排位、年定级”的长效监管机制。配合市级部门实施农贸市场赋码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打造示范农贸市场,争创市级2A农贸市场。(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经合局、各镇,盐井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推进智慧监管。依托“遂宁市志愿监督服务管理平台”,实现风险隐患“随时拍”“随手传”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实时上传+分级处置+销号督导”处置机制,并通过系统指挥平台开展绩效评价统计。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与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平台运用,推动数据及时准确归集,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研判。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数据质量提升行动。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食源性疾病溯源分析等应用新场景,加强监测大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继续开展“阳光农安”试点工作,推进生产记录便捷化、电子化。开展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食品安全精细化主动防控水平。探索推进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强化技术支撑。稳定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行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降低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积极推广胶体金快检技术。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相关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中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索区域共建共享检验模式,积极引入现代先进杀菌工艺,提升本地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防范和化解连续2年或一年多批次抽检不合格风险。(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科局按职责分工)
(二十二)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研究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建立穿透式监管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用好乡镇、村社等基层工作力量,打通食品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县委政法委、县市场监管局、各镇,盐井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十三)推进许可认证制度改革。强化地方食品经营许可数据归集和电子证照推广。配合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网办”。全面推动实施“开饭店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动有机产品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实施工作。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相关认证的企业明显增加,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认证+监管”联动机制,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深入开展屠宰企业撤停并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指导各地确立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区、核心产业链。推动食品工业的预制化发展。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促进企业建设高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围绕肉制品、预制菜等本地特色重点食品产业,结合市场准入、质量监管、标准引领、知识产权等职能职责,全方位建立帮扶联系机制,促进相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二十五)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铆足干劲全力迎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第二次复审。支持指导天保镇、隆盛镇开展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综合复评工作,积极推动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县食药安办牵头,县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职责配合)
(二十六)开展宣传引导。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参加四川传播特殊食品好声音网络科普竞赛活动。组织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舆论引导,帮助群众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科普知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深入推动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发展,加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县食药安办牵头,县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职责配合)
九、组织实施
(二十七)各相关单位每半年向县食药安办提交本部门对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情况。将各行业、各辖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作为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的重要内容,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相关部门责任,编制发布年度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开展食品安全民意调查。(各镇,盐井街道、各园区,县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