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整改 | 1.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2.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向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是否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
| ||
11 | 危险场所与员工宿舍安全距离及安全出口管理 | 危险物品场所与员工宿舍不在同一建筑物且保持安全距离 | 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是否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
|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安全出口符合疏散要求,禁止锁闭、封堵 | 1.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是否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疏散通道。 |
| ||
12 |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 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 1.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是否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
13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1.生产经营单位是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
14 |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管理 | 出租给具备条件或者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 1.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
|
安全管理协议和发包方统一协调管理 | 1.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 |
| ||
15 | 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落实事故调查报告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1.是否存在谎报、迟报安全生产事故行为; 2.事故发生单位是否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
|
16 | 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 编制各类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严格照单履职,将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 1.是否制定企业主体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清单、日常管理清单和应急处置清单,清单编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 2.清单是否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全员岗位责任制度; 3.是否按清单制管理要求实行“按单履职,照单办事”; 4.是否制定安全承诺清单并按进度落实清单。 |
|
17 |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强力整治各类安全问题隐患 | 1.是否制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是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责任重于泰山》专题片; 3.是否切实整治特种设备管理,消防管理,重点作业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及房屋建筑等方面突出问题。 |
|
18 | 重点时段安全管理 | 突出汛期等重点时段严格安全管控措施,确保安全形势平稳 | 1.是否在汛期等重点时段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2.是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员工安全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形成高压态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