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种养循环粪肥还田。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我县被列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有利条件,坚持种养结合、动态平衡,积极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奖补试点,打造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推广养殖户+第三方服务机构+种植基地的粪肥转运还田、养殖户+综合处理中心+种植基地的管网输送还田、养殖户+种植户堆肥还田等模式,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通过实施畜禽粪污收集、沼气发酵处理、种植基地利用,大力推广猪—沼—粮(菜、果)种养循环模式(施用量按3—6方沼液/亩,即按每亩耕地消纳3—5头猪粪尿计算),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粪肥还田面积15万亩以上。
2.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农家肥料(堆沤肥、厩肥、土杂肥等)。鼓励引导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实施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通过就地就近施用农家肥(堆沤肥、土杂肥、厩肥等施用量2000kg—3000kg/亩),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00kg—300kg/亩)等措施,减少化肥养分施用比重,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行动,力争施用有机肥养分占比达到30%以上。
3.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冬水田和果菜园、粮油作物行间,间/套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建立种养结合的新型耕作制度,全县2023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1.推广秸秆覆盖腐熟还田技术。推广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种植秋洋芋(秋菜)、水稻—油菜或小麦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秸秆开沟埋草还田等技术,实现秸秆覆盖腐熟还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