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工作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细说卓筒井:千年工艺,千年传承

2023-3-24 11:19|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9|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摘要: {"原始ID":"274f9ee1f1e842eea53fbad2ac4956f3","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4日","发布者":"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附件":[]}

前言

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价值,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目前, “凿地植竹”为特点的卓筒井仅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得以保留和沿袭下来,成为人类研究宋代卓筒井钻井技术唯一的实物资料。

卓筒井目前的状况与特点

卓筒井现有 9 个灶房 245 眼井,其保护范围因老井的不断发现尚有变化,为保证其整体性和完整性,现暂定原大英乡九个村落皆纳入保护范围,占地约 15 平方公里(最终以国家文物局通过的总体规划为准)。

关昌村、青木村、快活岭村的井灶相对密集集中,为其重点(占地约 5 平方公里),现重点介绍大顺灶的地面设施。


 01

  井眼

深井处于大顺坡一台土的坡岩处,占地7平方米,井处中央,圆形,直径15厘米,宋代。井内竹制套管直径为13厘米。套管三到五年更换一次。

深井深3米,井后边60厘米立两根间距70厘米,高为60厘米的石质担车架,平车、花车的中轴两端置于担车架的凹口处。

平车、花车皆为圆形木质车架,车架上缠绕放蔑,放蔑以铁钩连接已经放入井中的汲卤竹筒。井场周围以条石砌边,地面以石板镶砌。

井场四角以木质大柱撑起一个茅屋, 以避日晒雨淋。茅屋与卓筒井井眼垂直对应处有一个约25厘米的圆洞,圆洞上固定竖起一个高6米的蔑制引笼,为保证稳固,引笼还被三至六根长蔑牵扯在地上打桩固定。

提起卤水时,长15米左右的汲卤竹筒从井里伸上篾制引笼,受引笼控制,汲卤竹筒则不会偏倒造成事故。

02

计量缸 储卤池

计量缸和储卤池是工艺流程中的连体建筑,上为六根石质柱础支撑的小青瓦瓦屋,长6米、宽4米,下边下端是3个储卤池,储卤池长5.5米、宽2米。上端是6个计量缸。计量缸每个长1.6米或2米、宽0.5米或0.8米,大小不等。

扳车匠(筒匠)提取的卤水先倒入计量缸计量,然后再放入储卤池储存,等待晒水匠抽入晒盐坝晒卤。


03

晒盐坝

从灶房右拐上30步石阶即到达卓筒井晒盐坝,坝长60米,宽20米,占地面积1200 平方米。

坝内耸立着醒目的晒盐架,从底到顶高5米,长15米,是竹木穿逗结构的人字形支架,支架上铺满荆竹桠,顶端放置木质天船。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架两端的与支架一样长的空竹筒,竹筒上钻有两排对着支架左右晒盐架的小眼。

晒盐架侧有筒车(水车),筒车像一个圆盘,高6米,直径5米,被一根横轴穿着,在圆盘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个长约30-50公分。

圆盘的内圈安上木板,人在板上走动,促使圆盘旋转,将晒坝架下石坑中的卤水通过筒车外圈的小竹筒输送到晒盐架顶端的天船里,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空竹筒的小眼喷射到荆竹桠上,卤水下滴,回流入石坑中。重复这样的操作,让日晒风吹,卤水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直到卤水浓度达到18-20度为止。


房内前部设灶,上置盐锅,盐锅平底呈长方形,边长110厘米,卤水放入锅内烧制结晶为盐。盐锅后面是温水锅。

房内后部是盐炕。盐炕长方形,长约8米,宽2米,用石板砌成,用作最后将盐烘干。房内还置有储盐巨桶, 制好的盐即倒入待运。

 

卓筒井的打井工艺流程

1.打井

打井分为两个阶段:“打大眼”和“打小眼”,大眼必须打到出现盐懒子说的白石头,即岩盐为止。

a.打大眼:上层是大眼,口径15-25公分,深约50至100多米不等。大眼的作用是下牝牡相衔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大眼钻至假设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若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这叫漏井,不能再钻,只有报废。

b.打小眼:大眼打成后即打(凿)小眼, 将大杆(钻杆)顶端的大令牌头(圜刃形钻头)换成小令牌头,继续往下凿井,直钻至100米多深,如果每天能产500-3000斤浓度7-10度的卤水就成了活井。如是无卤水可汲,就是选址不准叫干窟窿。若懒子运气好,小眼恰好打在岩盐的最凹处,且凹处的面积大,则可使该井成为懒子说的广井,广井即盐卤取之不竭的盐井。

岩盐表面的地下卤水都源源不断地流向小眼,将小眼盛满,淹没了小井。若小眼打到较薄的岩盐层,可能打穿岩盐,这时,有两种情况产生:一是因地压而产生井喷, 如蓬机井,从五几年至今仍在自喷。二是压力一般,下筒后地压可使大楠竹筒内长期保持卤水过半,这样的井亦称之为广井。

大眼小眼打完后还必须用圆铲铲光井壁,再用锉棒打磨井壁,使井壁达到需要的光滑程度。这样,下筒才能够顺利进行。产卤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卤水腐蚀、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腔”。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它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要修好一口井需时间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产卤的井很难。

2.散泥

散泥即是用刮筒将凿井凿出的泥浆提出来的过程。刮筒,即在 6到8米的竹筒竹节上方打了方形小眼便于泥浆进入的竹筒。

3.下筒

将大楠竹牝牡相衔后,用青蔑和麻绳捆扎大楠竹,再用桐油和石灰浆裹青蔑和麻绳,直到干透光滑坚硬为止,以防楠竹被卤水涨爆裂,然后将大楠竹下到小眼顶部,罩住小眼,卤水便从小眼涌进大楠竹筒, 如此,取卤就方便了。

4.修井

卓筒井井口仅仅15cm大小,修制井技术是卓筒井懒子的一项绝活。内容有A补垮塌的井腔。B打斜了的井眼。C掏堵塞了的井眼。D打捞掉入井里的一切掉物。

卓筒井煎盐叫“烧长火”,烧长火即是灶房煎盐的烟火长年不断,只有灶房烟火不竭,才说明这个灶房的盐懒子技术过硬,能保证卤水长年供应。要维护一个灶房的烟火,至少需要20余口井轮番作业。

何谓懒子?懒,相对井场修制井的工作量而言,懒子不懒,天天修井就直接影响到烧长火了,如断烟火,匠房就可能另找懒子。相反,懒子工作量越小,天天懒在那里玩耍,那么“长火”就有保障了。能干的懒子是极有可能被其他灶房利用小恩小惠偷走的。

卓筒井的制盐工艺流程

1.汲卤


▲汲卤

汲卤即是用羊角车上的放篾连接汲卤竹筒翘水入筒,然后搬动羊角车提取卤水,再用水打钩顶开单向牛皮阀门,放卤水于盐篓子,待两盐篓子水满,盐工即挑水计量,然后利用筒车和晒盐架晒卤。

晒卤

2.晒卤

晒卤的目的是利用风和太阳的能量,蒸发掉卤水中的部分水分,把卤水浓度提高到18-20度,使其在煎盐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节约燃料。

3.滤卤

滤卤即是用棕树蓑衣片等排除卤水中的一般杂物,使卤水清澈透明。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12下一页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