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清单 | 任务清单 | 制度清单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1.我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设置未与国家层面实现“上下基本对应”。镇(街道)、园区森林防灭火组织指挥、信息共享、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等体制机制存在薄弱环节。火场处置指挥调度不科学,镇(街道)、园区前线指挥领导缺乏实战经验,火灾扑救人员匮乏,指导联动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基层单位应急预案不健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预案制定不科学、预案修订完善不及时、预案演练偏少实战性不强。 | 1.开展专题调研督查,重点调研督导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镇(街道)、园区森林防灭火组织指挥等体制机制完善等工作情况,确保改革落实到位。 | 县委编办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6月底 | |
2.对照省级调整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做到“上下基本对应”。 | 县应急局 | 县委编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10月底 | ||
3.根据森林火灾防治和扑救职责划分情况,完善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及其办公室工作细则。 | 1.制定完善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及其办公室工作细则。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委编办,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10月底 | |
4.建立健全火场指挥制度、协同高效的森林防灭火指挥联动机制;建立火场指挥人才库;注重选拔具有重大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经验或参加过森林防灭火专业学习的人员作为前线指挥员,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参与决策特别是组织现场指挥作用,做到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0月底 | ||
5.建立全县森林防灭火信息报送制度,明确信息报送流程、标准和范围,建立健全多部门定期会商和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 | 2.建立全县森林防灭火信息报送制度。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10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1.我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设置未与国家层面实现“上下基本对应”。镇(街道)、园区森林防灭火组织指挥、信息共享、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等体制机制存在薄弱环节。火场处置指挥调度不科学,镇(街道)、园区前线指挥领导缺乏实战经验,火灾扑救人员匮乏,指导联动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基层单位应急预案不健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预案制定不科学、预案修订完善不及时、预案演练偏少实战性不强。 | 6.依法设置并值守12119报警电话。综合运用报纸、电视台、互联网、村村通广播等多种媒介,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警示牌等多种方式,加大“12119”森林火警电话的宣传普及和森林防灭火宣传,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有奖举报制度。 | 3.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有奖举报制度。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 | 2020年10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7. 建立健全消防救援队伍、地方专业和群众扑火队伍、护林防火人员等互为补充的协同配合机制。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0月底 | ||
8.健全完善森林防灭火培训及演练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县、镇(街道)、园区各级森林防灭火专项培训及演练,有效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0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9.根据地域特点、森林资源分布、火险区等级划分等情况,健全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各镇(街道)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0月底 | ||
2.党政领导责任特别是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不畅,经营主体责任不落实,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不够有力。“防”与“救”存在推诿扯皮、工作主动性不够等问题。督导检查流于形式,未严格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消除隐患不力,火案查处效率不高,涉案人员处理较轻,震慑力度不够,干部追责问责较少。个别单位防火期未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未充分配备森林防灭火设施设备,专职护林人员未按规定尽职履责,野外用火管理不严,火险信息瞒报、漏报和报送不及时。 | 10.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印发实施《大英县党政领导干部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大英县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有关部门(单位)森林防灭火工作职责的通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格局,压紧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尤其是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 4.制定《大英县党政领导干部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5.制定《大英县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有关部门(单位)森林防灭火工作职责的通知》。 |
县应急局 | 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绩效办,县委编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11.严格按照初期火、火灾等分类划定标准和“分级响应、属地负责”原则,进一步细化应急、林业等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具体事项及任务分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相应阶段分别承担火灾扑救、转移安置人员、善后处置、保护重要目标等具体任务。 | 6.制定应急、林业等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部门具体事项及任务分工的通知。 | 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 县委编办,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12.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县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评价内容。加强对县级有关部门、镇(街道)、园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督促检查,有效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主动性不够的问题。 | 7.制定森林防灭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 县应急局 | 县委绩效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2.党政领导责任特别是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不畅,经营主体责任不落实,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不够有力。“防”与“救”存在推诿扯皮、工作主动性不够等问题。督导检查流于形式,未严格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消除隐患不力,火案查处效率不高,涉案人员处理较轻,震慑力度不够,干部追责问责较少。个别单位防火期未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未充分配备森林防灭火设施设备,专职护林人员未按规定尽职履责,野外用火管理不严,火险信息瞒报、漏报和报送不及时。 | 13.全面清理林区经营单位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对没有建立防火责任制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准确划分地点、面积、范围到具体责任人,压实经营主体责任。从安全用火教育、防灭火器材配备、野外火源管控等方面制定完善监管制度,抓好源头管控。严格落实护林人员、经营主体管理人员及一线人员的防火责任,加强末端治理。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县应急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14.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编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职责体系的通知》(川编发〔2019〕146号),进一步细化明确应急部门与林业部门关于森林防灭火的职责分工,优化完善《大英县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职责划分意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救结合、高度协同的要求,构建完善覆盖部门间、部门内设机构间、行业系统上下层级间的应急管理职责分工网状体系,形成无缝衔接、高度闭合的“防”“救”责任链条,有效解决推诿扯皮的问题。 | 8.优化完善《大英县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职责划分意见》。 | 县应急局 | 县委编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3.镇(街道)、园区护林和专业扑火力量严重不足,建队标准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人员老化,村级义务扑火队员流动性大。扑火队伍缺乏专业培训,训练演练不够,指挥员经验不足、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 15.进一步加强地方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关,提升专业人员占比。建立健全职业保障机制,强化激励,稳定队伍。强化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专业装备配备标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9.制定加强大英县地方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的办法。 | 县应急局 | 县财政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16.进一步明确镇森林防灭火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确保每个镇至少有1名林业工作专职人员。 | 县委编办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 ||
17.进一步加强基层扑灭火队伍建设,扑灭火队伍要实现镇全覆盖。加强培训演练,加大经费、物资保障力度,提升火灾扑救能力。实行每村1名生态护林员计划,并建立健全相关待遇保障机制。 | 10.制定大英县地方扑火队伍建设办法。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县应急局,县财政局,各镇(街道),园区 | 2020年12月底完成并长期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