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采用风险矩阵法对企业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如下:危害发生的后果严重程度,重点考虑人身伤亡程度、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表2.1危害及影响的后果严重性(S)取分参考表
分值 |
危害 后果 |
人身伤亡程度 |
直接经 济损失 |
环境影响 |
5 |
重大 |
死亡;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慢性职业病。 |
≥100万 |
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危险物质泄漏,现场以外地方长期影响,10年内不可消除的。 |
4 |
较大 |
重伤;急性职业中毒。 |
10万~100万 |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危险物质泄漏,对现场以外某些区域有长期伤害,可消除的。 |
3 |
中等 |
轻伤,造成损失工时事故;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超标。 |
1万~10万 |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超标。 |
2 |
一般 |
轻微伤害,需要一些急救处理;短时间身体不适。 |
0.5万~1万 |
现场受控制的泄漏,没有长期损害。 |
1 |
轻微 |
伤害可以忽略,不用离岗。 |
≤0.5万 |
危险物质泄漏,不影响现场以外区域,微损,可很快清除。 |
危害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和类似事件发生频次的统计数据,考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表2.2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取分参考表
分值 |
可能性 |
说 明 |
5 |
非常高 |
事件极有可能发生。如: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
4 |
高 |
事件很可能发生。如: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监控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
3 |
中等 |
事件有可能发生。如:没有保护措施(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
2 |
低 |
事件有可能不发生。如: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
1 |
非常低 |
事件几乎不会发生。如: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
风险度(R=L×S)计算:结合所辨别的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构成的风险矩阵,确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其可接受程度,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重大风险(风险度15~25)、较大风险(风险度9~12)、一般风险(风险度5~8)、轻微(低)风险(风险度1~4),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2.3风险度(R)及等级划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