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产业兴村。一是开展土地代耕代管服务。引导农户将承包期内无力或无法经营的撂荒耕地,委托给集体代耕经营,增加农户收入和集体收入。二是发展农事服务超市。在农业细碎化经营、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突出导致土地撂荒严重的村,推广建立农事服务超市,通过提供生产环节全程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农民稳定增收。三是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各村因地制宜承办农民土地股份流转合作社,将农村闲置、零碎耕地集中流转管理,通过自主经营或招标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3.积极拓展有偿服务。一是组建劳务服务队。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专业队伍,通过承接村内路、水、塘、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开展家政、环卫、养老等劳务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开展专业服务。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指导、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电商销售、绿化管护、劳务中介等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开设代理服务。开办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创新利益联结方式。一是大力推行产联式合作社。充分发挥政府、工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职能作用,共谋发展,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利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二是大力推行合作共营。以“村集体+农户(贫困户)+职业经纪人+社会化服务”“村集体+企业+农户”等模式,建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多方共营、互利共赢。
(五)筑牢集体经济组织“防火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应通过合同、章程、协议等方式控制经营风险,避免因下属或参股(合作)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各镇(街道)村要充分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集体领办创办的公司、合作社只是进行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营主体,必须在公司、合作社章程中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仅以集体经营性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要引导集体公司、合作社从事物业租赁、开展劳务服务等低风险、可持续项目,确保发展稳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要严格执行集体土地只入股(经营权)不抵押(所有权),集体房屋只租赁不出售,项目只合作不直接经营(特别是高风险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不直接经营村办企业,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不直接当村属企业(合作社)的厂长、经理、理事长,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不得平调村组资产,村组不得借合并之名重新发包承包地“七不”原则,筑牢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管理“防火墙”。
三、落实工作要求
(一)加强典型案例的学习、总结。各镇(街道)和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对全省下发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优秀案例认真组织学习,对案例深入进行剖析和研究,总结适合本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规划。各镇(街道)、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实际、结合市县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制定2022年度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和2022年---2027年集体经济5年发展规划。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和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储备发展项目和人才,每个村(社区)要综合采用一种或几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并于2022年8月20日前将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2022年度集体经济发展方案、5年发展规划,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和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的电子档、纸质档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B区203室)。
(三)定期调度开展集体经济收入。为圆满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各镇(街道)要根据指标要求、逻辑关系认真做好指标的项目分类,模式分类、做到分类准确、统计准确,并于每月20号前将各村当月集体经济收入调度表的电子档传农业农村局统计群或私发,签字盖章的纸质档报农业农村局B区203室。年终组织部将对完成较好的村按照历年考核要求进行奖励,对任务完成不力的予以通报扣分。
(四)切实抓好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各镇、(街道)要及时总结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各村2022年度预计采取各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纯收入模式进行归类统计,对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归纳总结,形成典型经验宣传推广,构建共谋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的良好格局。并于每季度末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典型案例、运作模式报县农业农村局B区203室(联系人:税文君)
附件:1.大英县 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调度表(1-2)
2.大英县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