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经合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
(1)全面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措施任务。
(2)推进基于信息化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建设完成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3)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整治,推动实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限时通行措施,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部强制安装完成远程提醒监控系统。
(4)防控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作业场所人数。
(5)开展精细化工“四个清零”回头看行动,年底前精细化工生产装置未落实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建议的,一律停产整顿。
(6)严格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加快“一园一策”整治提升工作进度,力争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7)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36894—2018)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37243—2019)等标准规范要求,需搬迁整改但未完成的,责令原有生产线停止生产。
(8)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四川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在岗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从业人员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并完成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人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
(9)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化工类大专及以上学历。
(10)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11)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相关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和化工园区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达到在职人员的75%以上。
〔县应急局牵头,县经科局、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英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国资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委编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含页岩砖厂)
(1)开展重大隐患清零专项行动。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强化督导检查和通报约谈,深化清单制管理,切实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两个清单”、三年行动收官战和“回头看”做细做实,确保前期排查出来的重大隐患按期整改、逐项清零。
(2)开展非煤矿山关闭退出专项行动。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推进非煤矿山“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治本攻坚,提请县人民政府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3)强化科技信息化支撑。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企业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远程监管和监测预警。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县经科局、县应急局、大英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消防安全整治
(1)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按照“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的要求,完成100%的消防车通道治理,建立机动车所有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共享机制,持续更新“车辆”“物业企业”“社会经营单位”依法处罚台账,建立完善联合惩戒或简易处罚机制;持续增建公共停车车位、优化老旧场所停车环境,建立“错时停车管理、临停临行调控”等便民利民机制。
(2)集中开展五类重点领域消防安全治理。依托县消防安全事件指挥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有效发挥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作用,实施消防设施综合治理,基本实现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文博单位和宗教活动场所等五类重点领域消防管理正规化,切实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指导会商教育体育、民政、文化广电旅游、卫生健康、民族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3)打牢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火灾防控基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抓住“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的有利时机,构建镇(街道)职能突出,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协商体系,进一步提升镇(街道)、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实施“属三合一、群租性质的自建房屋”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
(4)加强新材料、新业态以及老旧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编制实施《大英县“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有序推进和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积极推动将老旧场所消防设施纳入规划统筹实施;进一步明确新材料、新业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确保全面纳入安全监管视野。
(5)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消防救援部门会同教育体育、民政、文化广电旅游、卫生健康、民族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培养一批行业部门消防安全教员,有效扩大对社会单位培训工作的覆盖面。
〔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经合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族宗教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道路运输安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