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破难题开新局,高效率大力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一是扎实开展基础工作。已完成全县33个县直部门、10个镇(街道)、196个村(社区)政务服务机构清理和规范配置,实名注册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1774人。二是精准梳理服务事项。全面认领省级下放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0774项,修改完善异常事项1732项,编制依申请类政务服务情形项事项4099项,情形项总数达8676项。三是办件运行高效有序。全县通过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受理558554件,主动评价率99.03%,政务服务评价满意率100%,无一超时、超期件。四是加快数据开放共享。全县高质量报送数据共享责任清单1329条,挂接至市级数据目录共享平台1237条,面向社会开放目录1081条。五是编制政务数据目录。全县32个县直部门通过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录入、审核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461项,通过县级复核数1461项,通过市级复核数1455项,通过省级复核数1431项。六是强力加速数“聚”攻坚。全县便民应用接入“天府通办”遂宁分站点已达10个,其中医院类4个,政务大百科2个,川投水务1个,不动产登记中心2个,旅游信息资源查询1个。
(五)抓治理增实效,高要求持续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一是指标提升有遵循。作为“开办企业”和“政务服务”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制定了《大英县2021年“开办企业”“政务服务”指标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52项指标的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做到了目标、责任、时限明确,按照时间进度有力有序推进指标优化提升。二是企业开办更便利。建立健全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工作机制,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巩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成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企业登记时间至2个小时,初次申领税务发票至1个小时。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企业凭借“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书”即可申请企业注册登记,企业登记办理时限平均减少50%。依托省企业注销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注销“零见面”。将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全年通过简易注销登记注销的企业共160户。构建“川渝通办”市场准入制度,落实跨区域登记注册“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川渝市场准入“业务同标、数据共享、系统互融”。三是工建审批更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减少前置审批条件,优化审批时间及程序,为全县工业文旅项目建设提供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审批服务,先后为四川文轩职业学院、青龙坡村安置房等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行工业项目等事项“容缺后补”“告知承诺”等制度,设置专窗、配置专员、建立台账,为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鸿鹏新材料等项目开展帮办代办的上门服务10余次,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在80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