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公示公告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转发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通知

2021-12-27 09:07|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8|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5c61389488774f79a6d3d9e115986b8b","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各镇所,机关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

中共四川省委印发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12月27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2021年12月2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充分发挥四川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着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结合省情实际,就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站高谋远,围绕绿色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将重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对于形成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省上下必须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自然生态本底良好,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乘势而上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是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展现绿色发展新担当的自觉行动,是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产业发展新位势的战略举措,是积极抢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主动选择,是更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的现实需要,必将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实支撑。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保护,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牢牢把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聚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双碳”引领、做强优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科学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应用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培育形成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关键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提升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科技水平,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

 

——龙头带动、集聚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牵引,完善区域产业政策体系,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统筹布局能源链供需侧、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构建分工合理、配套完备、保障有力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规划引领,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树立底线思维、注重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各类市场交易机制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激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坚持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相结合,统筹当前和长远发展,着力打造在全国大局中有影响力、对四川发展有支撑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把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

 

2025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6%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左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实现碳达峰。到2035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7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左右,为全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朝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稳步迈进。

 

二、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四)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立足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强化水电主力军作用,培育风光发电新增长点,构建沿江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

 

科学有序开发水电。稳步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基地开发,优先建设具有季以上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巩固水电第一大省地位。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建设,推动白鹤滩、两河口等在建水电站如期投产,开工建设旭龙、岗托等水电站。推进乌东德、溪洛渡、二滩、瀑布沟、向家坝、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已建成水电站稳定出力。加强水资源调度,统筹流域水电综合管理,加快核准一批水电项目,有序实施其他流域大中型水电开发。多措并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加快发展风光发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规划建设风光能源开发基地,集中开发凉山州风能和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太阳能,支持在川晶硅光伏企业参与光伏电站开发。推进分布式风光能源开发,鼓励盆周山区和川西地区有序建设风电项目,支持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一批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拓展光伏在社区和种养殖、交通、市政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五)规模化开发利用天然气。统筹推进常规气与非常规气开发,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推进川中、川东北等重点气田建设,加大宣汉、安岳、大英等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动川南页岩气滚动开发。支持革命老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推进致密气、煤层气开发利用。集约化、规模化布局储气设施,加强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建设。

 

促进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发挥我省天然气资源富集、装备技术成熟等优势,加快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力争“十四五”时期新增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有序推进天然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支持天然气主产地高质量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产业,支持资阳建设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支持泸州提升全国重要绿色化工基地建设水平。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123下一页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