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政治站位,切实将防止返贫作为重中之重、底线前提的任务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唯一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任双组长,强化了党委政府领导力量。二是落实人员,开展排查摸清底子。落实防返贫五类监测人员1290人,全覆盖分类开展县镇村三级培训,组织1165人对9镇1街道168个行政村11.9万余户38万余人进行4次集中全覆盖走访排查,新增监测对象13户43人(其中1人已死亡),落实帮扶责任人13人、帮扶措施90条,正有力有序开展帮扶。将全市开展的“大回访、大宣讲、大提升”活动延伸为“大回访、大排查、大宣讲、大提升”活动,再一次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新识别拟纳入监测对象4户13人,正在开展有效认定工作。三是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找准问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自下而上畅通申报渠道,自上而下打通信息梗阻,受理农户自主申报求助信息20余条,推送医保、卫健等16家行业部门反馈风险信息204条,形成有效监测闭环管理。四是安排资金,预警风险落实保障。安排防贫保、雨露计划、重度残疾人护理、小额扶贫信贷贴息等社会保障项目16项2346万元,占年度财政衔接总资金的21.1%。计划将原有的“500万元边缘户致贫预警处置基金”全额转换为“防止返贫帮扶基金”,重点针对监测对象实施帮扶。五是稳定政策,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县级衔接实施方案对比市级层面,增加“持续深化感恩奋进教育和倾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等2方面内容”,各行业部门陆续出台行业政策,目前,已形成县级“1+20”政策体系,并将政策须知小册子印发镇村,广泛开展宣传。六是执行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扶扶持、三保障工作落实、扶贫资产清理管理等重点民生工作,截至目前,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073人、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累计发放卫生扶贫基金救助资金217万余元救助624人次;发放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及生活补助316万余元、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1179万元;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78户;新增低保脱贫72户135人、调标56户84人、每月按时发放救助资金252万余元;完成扶贫资金清理113667.7536万元,46949.45万元实现确权登记(其中,经营性资产2006.95,占比4.27%;公益性资产13797.06,占比29.39%;到户类资产31145.45万元,占比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