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一门艺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同的人总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自然人之间交流失败,影响不大,但作为政务服务一线的窗口人员,如果由于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导致与办事人员交流失败,无效沟通,后果就完全不同了。不仅会延误了服务对象办事,更有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重视和运用窗口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对我们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立竿见影的意义。
大英县行政审批局一窗受理在9月2日对全体窗口人员进行了政务服务窗口日常沟通技巧的培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全面讲解。
一是要保持微笑。政务服务工作中,“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一直为老百姓所诟病。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入,现如今,这种现象应该说少多了。但是,我们不仅要脸不难看,门不难进,还要大力提倡微笑服务。
微笑能打开人心灵的窗口,微笑是人们沟通交流的良好开端,哪怕我们工作有点瑕疵,如果我们始终保持微笑,也能一扫服务对象心头的阴影和乌云。
二是要主动站起来迎上去。我们不仅是政务专员,更是服务员,代表党和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所以,当看见群众向我们窗口走来时,我们的窗口人员应该站起来,迎上去,主动询问需要办理什么服务。一个细小的动作,会让来办事的人有截然不同的感觉,自然而然,大家会打心里满意。
满意感获得感从何而来,就是从我们窗口工作人员不经意间的一个细小动作而来。
三是要少用疑问,不用反问。我们在回答咨询时,为了更加清晰的表达,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加深他们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印象。
但是要少用疑问句,法律法规释疑解惑,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就要我们在工作之余,认真学懂弄通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练好内功,丰富自我,绝对不能似是而非,疑疑惑惑。更不要使用反问句,尤其在我们窗口服务流程过程中,老是用反问,很容易被服务对象理解成你是诘问甚至是质问。
四是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我们在窗口接待服务时,讲话应力求放慢语速,避免连珠炮应接不暇,特别是中老年客户,头脑反应相对较慢,更应如此,要不紧不慢,和风细雨,条理清晰,专业规范。在介绍一网通办业务时,特别是遇到电脑操作不是很熟的办事群众,一定要手把手教,不厌其烦,性情急躁的同志要加强自身修养,耐心周到,不急不躁。
这样既能展现我们个人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又能增加对方对我们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政务服务质量。
五是要延展服务链提高附加值。在窗口服务过程中,除了我们提供政策法规宣传、事项办结和网上办事路径服务外,我们还应该延展我们的服务链条,提高服务工作的附加值。
来窗口办事的同志,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资料不全、文字不清晰,材料破损等等现象,这时候,我们就要向他们主动提供打印复印服务。
有时候提供一个文件夹文件袋甚至一个小小的纸张夹子,都能让客户如沐春风。主动加他一个工作微信,告诉他有不清楚的地方微信联系,资料不全的补齐拍照微信发送等,更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后,他们满满的获得感。
大厅现场标准化管理与运营提升是政务服务单位的“必修课”,因为它可以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降低管理压力,更可以展现优质服务形象,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