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中纪委网站刊文:如何提升谈话函询质量让监督长出“牙齿”

2020-12-30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统计局

摘要: {"原始ID":"e264d4b17cf94c568c6ac8721b878eb6","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发布者":"大英县统计局","附件":[]}
  

去年年底,群众举报某县县长在工程建设招标中违纪,自治区纪委监委经研究后决定对其启动函询。在收到其函复后,自治区纪委监委进行复核。经查,举报问题不属实。

“对你作出的书面说明,予以采信。”自治区纪委答复这名领导,还在随后的谈话中,特别提醒他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注意方式方法,遵规守纪,不能触碰底线。

“感谢组织采信和提醒!这是信任,更是监督。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对党纪党规的敬畏。”这名县级领导动情地说。

函询与采信有机结合,既是组织“把纪律挺在前面”的严管,更是“组织始终相信自己干部”的厚爱。自治区纪委全面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一体化格局,扩大函询提醒、核实谈话、诫勉谈话范围,对有违纪苗头或存在“微腐败”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教育,使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今年3月,自治区纪委对厅级干部李某进行谈话。此前李某回复函询,把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交代清楚。自治区纪委严格查证,采信函复并及时作谈话提醒。

“希望你放下包袱,努力做好工作。”自治区纪委领导语重心长。面对有力度、有温度的谈话,李某真诚表示今后一定引以为戒,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今年1至9月,自治区纪委监委开展谈话函询5432件次。日前,自治区纪委对所有函询件逐件分析,最终对其中的860件予以采信了结,进行书面反馈。

一把纪法利剑:对拒不如实说明问题的严肃查处。

“硬币”的另一面是,极少数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对组织的监督提醒无动于衷,走上对抗组织的道路,最终受到严惩。

上林县委原书记韦志鹏,面对自治区纪委约谈函询,三番五次欺骗组织,企图瞒天过海;

灵山县委原书记莫东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收受礼金,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还不如实说明问题;

那坡县原县长汤梓军,在自治区党委分片区约谈县区党政正职后,仍多次收受财物。被审查后,给自治区纪委领导写信假惺惺地说:“约谈早一些、猛烈一些就好了”……

这些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还失去获得从轻处理的机会。

去年,群众举报百色市人大原副主任韦瑞灵违纪。组织进行谈话函询,但韦瑞灵拒不如实说明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启动初核程序,查明他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销毁转移证据对抗组织审查等问题。

今年5月,自治区纪委监委果断对韦瑞灵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月,韦瑞灵被“双开”并移交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扎实的监督工作,促使不少违纪党员干部如实交代问题。今年1至9月,全区有1799名违纪违法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这就是监督长出的‘牙齿’!”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雷永达说:“这充分彰显出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这一首要职责的威慑力,取得最优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贝为超李明鲜||责任编辑代江兵)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