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领办〔2020〕33号 签发人:骆跃华
中共大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第十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监测分析的报告
市委农办:
根据中共遂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十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和第十一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评审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 我县落实专人深入汇强油脂、天骄高新棉、四川森福、四川丰侨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对企业的运行情况、带动能力、经营效果、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监测结果
(一)总体情况。根据《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管理办法》,对照相关标准,对全县市级龙头企业全部进行了监测,其中合格企业12家,警告企业3家,没有更名企业。
(二)具体情况
1.合格企业12家。分别为大英县天骄纺织有限公司、四川南方烽润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森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仙丰农牧有限公司、四川雪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英天骄高新棉产业有限公司、大英县海州醋业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四川丰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沃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英县富鑫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柠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绿山微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给予警告的企业3家。具体名单及原因如下:
四川省汇强油脂有限公司:经多次催促和提醒,多次不报送企业相关经营情况,不参加年度监测,并且自愿放弃省级龙头企业称号。
大英县蓄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2019年,连续两年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或交易额未达到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
四川滋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49%,高于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9个百分点。
二、企业运行情况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平稳,经营正常,效益较好,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标准,较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实力不断增强。据监测统计,2019年末,15家重点龙头企业期末贷款余额942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 98277.07万元,固定资产总额达30274.81万元,营业收入68390.15万元。主营产品销售收入64983.55万元,主营产品产销率95.8%,成本利润率12.03%,销售利润率12.38%,上缴税金577.47万元,解决就业4830人。
(二)技术提档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技改工程,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种类和附加值不断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汇强油脂从日本引进日精练色拉油50吨的生产设备,从美国、台湾引进制瓶、灌装自动化生产线,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ISO9001:2008改版认证,首批获得国家质量QS认证;天骄纺织公司被四川省经信局评为“小巨人企业”,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森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外三杂优质肉猪,实行“八统一”的生产技术管理要求,生产的猪肉产品安全卫生,胴体瘦肉率高达60%以上,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质量不断提高。15家重点龙头企业坚持“品牌兴企”战略,努力创建精品名牌,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大力品牌战略,优化对农服务,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企业得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天骄纺织公司天骄牌纯棉普梳纱产品被评为“四川省第十届名牌产品”,企业获得“遂宁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称号。森福农业公司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证书。海州醋业公司的主打产品酱油、食醋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四川省质监局授予“质量信用A级企业”,粗粮类大豆、绿豆获得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定。
(四)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在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64983.55万元,销售率达到95.8%,其中,大英县天骄纺织有限公司、四川南方烽润食品有限公司等均实现销售率100%。除免交税企业外,7个交税企业上缴税金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占3个,其中,大英县天骄纺织有限公司上缴税金252万元。
三、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情况
(一)产业规模稳定发展。各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在为企业提供优质安全原料供应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壮大了地方主导产业。到2019年底,各龙头企业自建基地种植面积14575.4亩,自建基地牲畜饲养量18180头,禽类饲养量324000只,订单基地种植面积21418.1亩,订单基地牲畜饲养量56680只,订单基地禽类饲养量582900只, 订单基地水产养殖面积188亩, 其他方式带动种植面积141573.1亩、畜饲养量25300头、禽类饲养量701000只、水产养殖面积3780亩。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道地中药材、高效经济林、现代畜禽、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扶贫,辐射带动贫困村45个,有力夯实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特殊贡献。
(二)带动效应比较明显。2019年,市级龙头企业以合同联结带动农户8895户,合作方式带动5925户,股份合作联结带动农户2055户,其它方式带动农户4624户。按合同价收购农产品比按市场价多向农户支付的金额546.43万元,通过合作方式向农户返还的利润658.1万元,通过股份合作方式向农户分红的金额511.85万元,企业租赁农户土地支付的租金905.2万元。
(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管理,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截至2019年,1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共获得“三品一标” 认证的种植基地面积2.285万亩,全县31.5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获得“三品一标” 认证的牲畜饲养量600头,获得“三品一标” 认证的禽类饲养量52万只。
四、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一)财政重点扶持。2018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市级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发展壮大,共获得财政扶持资金728.51万元。其中天骄纺织获得146.6万元、绿山微湖获得309万元、蓄金农业获得20万元、滋 宁 药业获得210万元、仙丰农牧获得42.91万元用于企业发展。
(二)信贷大力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所有龙头企业都由所在开户银行安排了授信额度。其中AA级信用单位1家、A级信用单位4家、7家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达9420万元。
(三)实行重点帮扶。为保证重点龙头企业正常生产和发展之需,我县在其用地、用电、用水及农产品运输等方面都给予了优惠,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务投资环境。同时,对各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加强了诚信教育,引导企业严守信用,组织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具体困难,特别是贷款中的具体困难,引导企业和银行寻找对接点。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成渝、成绵协同发展,参加系列展会,引导企业走出去,拓宽销售渠道,寻找更大市场。
五、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我县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总量总体偏少且规模不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过亿元的仅2家,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竞争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不足,产品结构较单一,链条不长,附加值较低,与同类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
(三)发展资金不足。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既缺乏收购农产品原料的流动资金,也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
六、下步打算
(一)发展新型业态,调优供给侧结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结合基地建设,强化三产互动,发展新型业态。龙头企业要充分论证自身发展定位,积极融入全县农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按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建立企业原料生产核心区,建立完善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原材料;深挖农业文旅功能,走出单一生产型发展老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二)强化技改投入,推进科技创新。立足发展小微实体经济,出台并落实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强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特别是技改投入,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调整产品供给侧结构,走产学研、经科教、贸工农相结合发展路子,主动开发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个性化需求广的农产品。地方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切实落实上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出实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企业上规模、亮特色。鼓励企业之间强强联合,走优势互补,上下衔接、关联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品牌建设,创建知名品牌。政府加大对规模实力企业的投入和引导,建立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引导基金,引导龙头企业抓好优质生产基地建设,安全绿色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创建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参加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开阔眼界,扩大影响,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强化利益联结,增强带动实效。结合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以“万企帮万村”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产联式”合作社建设,多方联动,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因势利导,灵活推行“固定租金+产量分红”“返租倒包”“固定工资+利润分红”、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动地方群众共同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积极探索并创新产品生产供销、利益配方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多赢”目标。
附件:大英县2020年第十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数据汇总表
中共大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