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声、舒建国、廖琼华、刘全林、徐 彬、漆 刚、刘玉芳、李 明、仲泰吾、龚世贵、曾桂琼、钱荣琼代表:
您们在县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水库管理和资源开发的建议》(第19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大英县境内共有19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5座(小Ⅰ型6座,小Ⅱ型9座),4座中型及5座小型水库由水利部门直接管理,10座小型水库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效库容4662万m³,为全县农业生产生活及工业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为了改善水库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县水利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水库管理,取缔不合规的养殖活动
一是取缔网箱养鱼。1990年开始,库区村民为了发家致富,积极发展网箱养鱼,库内养鱼网箱最多时达到三千多口,每年投喂上数千吨精、青饲料,其残渣剩饵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直到2009年全面取缔网箱养鱼才得到改善。二是取缔肥水养鱼。过去为了发展经济,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国家号召科学养鱼,并对各养殖业主进行化肥养鱼培训。从1994年起,水库陆续承包给有经验的业主进行化肥养鱼,每年向水库投放近千吨有机肥和无机肥造成大量未分解的肥料沉于库底,严重影响水库水质。直到2012年底终止了对外承包合同,由各水库管理所实行统一管理,杜绝了一切形式的肥水养鱼。三是关停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规模养殖户,规范散养户排放。自从2009年取缔网箱养鱼后,库区畜禽养殖迅速发展起来,多数养殖场排放不达标。2012年管理所率先取缔了规模养殖场5处,2017年取缔库区养殖大户5户。加强对散养户的监管,杜绝向水库排放污水。四是加强中型水库的协调与沟通,洪期引入新鲜水源,排放水库底层水,加速底层污染水的置换,改善水库水质。五是安排专人负责饮用水源保护。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7—9人从事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岸区白色垃圾的清理及渔业生产管理工作(包括禁止偷捕、偷钓花白鲢和劝离钓鱼人员等)。六是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隔离网、新修围墙和大门、修复果园围墙,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在库周设置固定宣传标语、标牌。七是中型水库辖区人民政府利用专项资金对水库周边农户厕所全部进行了改造,更好地防止污水流入水库污染水质。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水库水质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全县中型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以上,基本达到了饮用水水源的要求。
二、执行保护条例,保护饮用水源
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中第十九条第六款规定: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污染饮用水体的活动。不赞同在中型水库库区发展旅游项目和野钓项目。寸塘口、五五、星花水库2014年就被遂宁市人民政府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祥凤寨水库是大英县的备用水源,4座中型水库承担着为蓬莱、河边、天保、金元、隆盛、玉峰、象山7个乡镇34.12万人提供饮用水源的重任。因此饮用水源保护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而旅游和野钓等项目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禁止在库区开发旅游、野钓等项目,以减少人为活动,避免对水体造成破坏。
三、加强宣传引导,逗硬开展执法
为保护水库水质和环境,管理单位在水库沿岸增设和更换醒目的水质保护宣传牌和禁钓告示牌,并通过村社广播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违法后果。环保、水利部门加强了水环境保护巡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
四、落实国家政策,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乡村振兴,进行水生态环境修复,对农户厕所改造,建污水处理设施,经无害化处理后再行排放;二是我县中型水库周边的农民根据国家的政策,享受移民补贴和后期扶持政策。为提高农户的收入,根据水库实际情况,可以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业;三是小型水库周边的群众在水库划定的保护范围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修建步道、骑行道,从而发展经济。由于我县的小型水库蓄水量较少,一般在20-400万m³,水体一旦被污染,治理恢复难度较大,野钓项目活动容易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同时饵料含有添加剂,会对水库水体产生长期污染,破坏水库水质,因此不能开发野钓项目,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并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即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水库管理,保护好水生态环境,保持水资源持续利用发展。
特此函复。
大英县水利局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