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场监管所,各执法中队,县局相关部门、下属事业单位:
经局领导同意,现将《大英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大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7月30日
大英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大英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用三年时间,持续整治公共安全领域、重点行业企业、高风险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清单,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体系,提升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查找消除隐患的能力和重大风险防控水平,守住不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突出隐患有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整治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公共聚集场所、工贸和燃气行业等重点领域特种设备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底前,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突出隐患明显减少。
(二)预控体系全面加强。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清单制管理和“双重预防”工作体系建设,健全行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特种设备重大风险通报联动机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双重预防”自主辨识、自动管控、自查自改的风险防范主体责任体系。2022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工贸和燃气行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0%运行“双重预防”体系,建立我县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一张图”,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
(三)安全责任有效落实。以清单制管理为抓手,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厘清特种设备属地责任、行业管理、专业监管的责任边界,推动各方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责任。2022年底前,构建完善企业首位负责、属地分级管辖、行业分类管理、专业层级监管、行业诚信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群专结合、群治群防的社会共治体系。
(四)应急能力明显提升。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推动特种设备应急管理融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完善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应急专项预案,建立特种设备应急专家队伍,储备应急物资救援装备,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想定作业推演和实战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2020年底前,制定完善全县特种设备预案,成立处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2022年底前,推动政府、部门、企业间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形成上下贯通、运转顺畅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特种设备信息普查行动。全面推广使用“特种设备现场检查APP”,要结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检验检测、动态监管、专项检查等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统一信息普查台账、统一信息采集指标、统一信息录入格式,对县内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摸底排查,摸清县内特种设备数量、状况、单位、人员等监管底数。2020年底前,完成在用特种设备信息普查,分级录入“特种设备现场检查APP”,实现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动态监测。
(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
1.严格落实企业首位负责。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责任清单》,推动企业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统筹管理,严格落实“三落实、双预防、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主体责任,开展“自我申明+信用管理”,以动态化风险辨识管控和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为核心推行特种设备使用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首位负责运行机制。2020年8月底前,重点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责任清单模板(1.0版)》完成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清单制定工作,打造首位负责和安全清单示范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首位负责制;2021年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全面推行企业首位责任制和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
2.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发挥县安委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职能职责,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安全生产考核,积极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领域重大问题。
3.推动行业领域联合监管。县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要求,推动行业牵头抓总,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行业安全生产统筹部署和督导检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找准风险隐患、落实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通报、联合检查执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2020年底前,完善与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联合安全监管机制;2021年底前,健全完善与相关行业部门联合安全监管机制。
4.提升专业精准监管能力。按照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落实层级监管责任指导意见》,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制定,严格落实照单履职。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持续推广运用“特种设备安全现场检查APP”,推动基层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紧盯重点地区、重要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企业,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实施闭环管理,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惩处,切实通过检查执法倒逼企业守法。
5.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更好地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核查属实的,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兑现举报奖励。2020年,组织相关行业协会推行电梯责任保险;2022年底前,提升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覆盖率,充分发挥安全责任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
(三)实施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遂宁市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以电梯安全监管改革为抓手,推动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安全把关、生产单位质量把关、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责任。切实推动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工作。聚焦住宅小区、车站、医院、大型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开展电梯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乱象整治,依法查处未经许可生产、未经检验使用、未依法依规施验、恶性竞争劣质维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将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强化对老旧住宅增设电梯监督检验和安全监管。建立以事故率、困人率、投诉率、一次性检验合格率和失信记录为主要指标的电梯质量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引导电梯使用单位择优选聘电梯维保单位,营造公平竞争的电梯维保市场环境。2020年底前,集中治理电梯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乱象;2022年底前,全面运行电梯质量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推动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取得成效。
(四)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
1.强化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聚焦涉氨制冷、硝化、精细化工等重点企业,以盛装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易燃易爆介质的高风险反应釜、空分装置、氢能储运压力容器、X80钢级天然气钢管、油气输送管道、气瓶等为重点,集中整治超期未检、未经使用登记、使用报废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非法充装等突出问题。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排查,边排查边整治;2021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实现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法定检验率100%。
2.强化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医院、学校、主题公园、景区、宾馆等重点场所和营运车辆,以快开门压力容器、锅炉、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旅游观光车为重点,集中整治超期未检、使用报废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等突出问题。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排查,边排查边整治;2021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法定检验率100%。
3.强化工贸行业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聚焦重点工程施工工地、钢铁冶金、仓储物流、电站等重点场所,以施工起重机械、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械、叉车、电站锅炉为重点,集中治理未经许可生产、未经使用登记、超期未检、作业人员未持证、超范围使用特种设备以及电站锅炉主蒸气母管定期检验不落实、水位控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管道材料单据弄虚作假、制造监督检验和安装违规分包等突出问题。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排查,边排查边整治;2021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工贸行业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法定检验率100%。
4.强化燃气行业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治理。聚焦气瓶充装单位和城镇燃气管道安装、使用单位等重点企业,以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公用管道为重点,集中整治非法充装、充装超检验周期及报废气瓶、充装记录不齐全、安全监测及报警装置设施设备缺失、报废气瓶处置不规范以及新建公用管道未履行开工告知并监督检验、在用公用管道未经定期检验等突出问题。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排查,边排查边整治;2021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公用管道法定检验率100%;2022年底前完成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五)实施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1.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充分利用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检验检测、动态监管、现场检查APP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监管全过程全环节信息互联共享、风险动态监测和质量安全可追溯。2022年底前,实现基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数据的检验检测、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生产使用等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2.提升合作监管能力。全面贯彻落实遂潼(南)、遂铜(梁)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协议,对跨区域运营、作业的特种设备企业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异地作业的无损检测机构、检验单位、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开展交叉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2020年底前,召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合作推进会,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实行监管人员互派交流,开展重点单位联合检查。
3.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加大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查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联合惩戒和退出机制,督促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严格依法施检、公正施检、应检尽检、报检必检。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加大重大风险、突出隐患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把关能力,充分发挥其对监察机构技术支撑和公益性保障作用。
4.提升安全培训能力。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切实把好从业人员准入关。督促企业强化全员安全生产岗位教育和特种设备安全技能提升培训,严格落实入职必训、岗位实训、训用结合的要求,确保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操作。鼓励各地依托技术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实训实习和安全体验基地,将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气瓶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纳入安全教育,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2022年底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落实岗位安全责任。
5.提升执法办案能力。进一步理顺特种设备监管执法体制,切实推动将特种设备行政执法纳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执法监管。2020年底前,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作用,推动形成特种设备案源管理、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三、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按照县安委会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紧贴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实际,突出主要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整治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整治时限,全面部署,宣传发动专项整治。
(二)排查整治(2020年8月1日至12月)。组织普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督促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分级实施整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采取挂牌督办等措施,实施联合整治,强化政策支持,配套资金保障,确保按时整改销账,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结合实际,在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结合辖区实际出台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风险机制,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特监股要牵头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时向市局和县安办报送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好的做法和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把扎实抓好特种设备安全三年整治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县的工作部署上来,要把专项整治与推进清单制管理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一体推进;要建立与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有关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及时通报特种设备领域风险隐患,协调推进整治工作;及时把整治重点、重点目标、整治要求传达到相关行业企业;要定期组织研判辖区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找准监管重点和工作着力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二)强化统筹推进。要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大英县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做到业务工作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既要重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对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发现的问题,实行逐一整改销号,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见到实效,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完善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
(三)强化执法办案。要清醒认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深刻汲取近期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克服麻痹思想,解决监管工作不认真、不扎实,表面化、走过场等问题。坚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要提升检查执法质量,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带着专家、媒体查,现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和制作执法文书。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屡查屡犯、整改不力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未按期整改就等同于发生事故”的要求,实施严查重罚。
(四)强化督查考核。要将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时段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重点工作全面融入特种设备安全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各企业的督查检查,确保各阶段重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要适时开展督导检查,了解掌握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的有关单位,从严追究其负责人责任,因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