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应急局、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等9个县级部门,对2020年5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分析,形成了《2020年5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提早谋划,做好各种防范应对工作。
附件:2020年5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大英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5月6日
附件
2020年5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综合研判,全县主要自然灾害趋于平稳。预计,5月自然灾害种类为地质灾害、干旱、生物病虫灾害和森林火灾,需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交通运输、油气管道、通信电力、危化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切实有效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准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前期天气情况。4月气温波动大,阶段性高温突出,低温天气明显。日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偏低1.8℃。4月2日受冷空气影响,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4.7℃;4月20日晚,再次受到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温度已下降至11.9℃。入春以来总降雨量70.9mm,与常年基本持平,4月份总降雨量仅20.5mm,较常年偏少48.4%。
5月天气趋势预报。初步预计今年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异常复杂和严峻,由于受厄尔尼诺的影响,预计我县汛期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1.0℃;累计降水量为740~78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交替,主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局地强降雨明显。有一般性夏、伏旱发生,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较高。预计我县5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为23.0~24.0℃;总降雨量正常略偏少,为60-90mm。5月中旬前后开始,部分地方可能出现20天左右中等强度的夏旱。大雨开始期接近常年。5月主要天气过程:5~6日,小到中雨,局地大雨;13~15日,小雨,局地中雨;18~20日,中到大雨;25~27日,小雨,局地中雨。对策建议:一是今年气象形势异常复杂和严峻,高温天气、极端低温、强降水、干旱等极端天气突出,建议各级各部门要作好防大汛、抗大旱、防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气象部门要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跟踪和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象情报信息。三是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数据库和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确定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各级领导和防灾减灾责任人手中,助力各类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全县农业风险防控。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水平依然存在,主要可能出现农业病虫害、缺水等灾害。需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种植、畜牧、水产)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与气象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的联系,密切掌握天气变化及地质灾害情况,及时向灾害区的种植基地、养殖场业主以及渔民等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提前防灾,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二是加强沿江、沿河机电提灌站的摸排,建立防汛抗灾管控台账,确保在汛情第一时间通知各提灌站做好防汛工作,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协作,积极开展拖拉机无牌无证、改装拼装、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并加强旋耕机、干湿分离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安全隐患排查。三是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安全投入、排查治理隐患、做好应急救援、强化职业危害防治,确保各养殖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用电、用气、用氨安全。同时加强水产养殖户用电、防汛等安全隐患检查,确保水产养殖安全。四是提前谋划灾后种子、农药、化肥、地膜、饲料等农用物资的供应,对受汛期影响和威胁的及时组织转移,同时加强检查农药、兽药经营商户经营资格许可证和种子、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农资摆放、储存的规范性。
水上交通安全应对。5月正式进入汛期,影响我县水上交通(造成水上交通中断)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洪涝、大风等,受疫情减轻、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因素影响,渡口将迎来客运高峰。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微信、手机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平台,及时、广泛发布天气情况和对交通的影响,让相关职工、船员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信息,做到早知道、早准备、早部署。二是对辖区内所有渡口、码头、船舶、涉水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时的督导检查,督促水运施工单位、船舶运输企业落实安全措施,渡口严格执行“六不发航”制度,坚决杜绝夜航,确保渡运安全。三是完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落实应急处置人员、船舶和物资储备,及时启动恶劣天气下交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做好救灾物资运输、救援人员出行等道路交通保障任务,做到警情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县水上交通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