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应急局、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等9个县级部门,召开钉钉视频会对2020年4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分析,形成了《2020年4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提早谋划,做好各种防范应对工作。
附件:2020年4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大英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4月1日
附件
2020年4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综合研判,全县主要自然灾害趋于平稳。预计,4月自然灾害种类为森林火灾、生物病虫灾害、地质灾害和干旱,需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交通运输、油气管道、通信电力、危化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切实有效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准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前期天气情况。入春以来(3月1-31日),我县气温偏高,但气温波动剧烈,阶段性高温、低温天气明显。累计降雨量偏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少雨、多雨天气明显,全县达到春旱气象标准。月日平均气温15.4℃,较常年偏高1.3℃。极端最高气温已达30.6℃(3月26日),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二高值。3月20~26日平均气温高达20.7℃,比历年同期偏高5.2℃。3月27~29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县气温急剧下降,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1.0℃,极端最高气温下降17.0℃。31日开始,气温缓慢回升。入春以来总降雨量50.4mm,较常年偏多66.3%。但3月1日~26日,累计降雨量仅为10.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52.2%,全县达到春旱气象标准。3月26日夜间开始,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县出现今年以来第一场区域性大雨天气过程,并伴雷电及7级左右阵性大风,全县旱情得以解除。
未来天气趋势预报。预计我县4月平均气温19.0℃左右,正常略偏高,月总雨量:50~60毫米,正常;但有阶段性少雨时段。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降雨持续偏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4月主要天气过程:2~5日,有间断小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8~10日,有小到中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16~18日,中到大雨,日平均气温下降3~5℃;25~27日,中到大雨。对策建议:一是各地春耕生产中注意预防干旱,加强小春作物病虫防治,做好大春播种育苗期的田间管理;二是气温攀升,风干物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随着清明节的来临,上山祭祀人流量加大,户外用火集中,防灭火形势将更加严峻。请各相关部门注意加强森林火险的监测、防范和宣传工作,加强火源管理,要求公众文明祭祀,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三是加强对预警信息的推送,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
全县农业风险防控。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水平依然存在,主要可能出现农业病虫害、缺水等灾害。需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种植、畜牧、水产)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与气象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的联系,密切掌握天气变化及地质灾害情况,及时向灾害区的种植基地、养殖场业主以及渔民等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提前防灾,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二是加强沿江、沿河机电提灌站的摸排,建立安全管控台账,确保在汛情第一时间通知各提灌站做好防汛工作,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加强旋耕机、干湿分离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安全隐患排查;三是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安全投入、排查治理隐患、做好应急救援、强化职业危害防治,确保各养殖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用电、用气、用氨安全。同时加强水产养殖户用电、防汛等安全隐患检查,确保水产养殖安全;四是提前谋划灾后种子、农药、化肥、地膜、饲料等农用物资的供应,对受汛期影响和威胁的及时组织转移,同时加强检查农药、兽药经营商户经营资格许可证和种子、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农资摆放、储存的规范性。
水上交通安全应对。4月由暮春过渡到初夏,5月将进入汛期,影响我县水上交通(造成水上交通中断)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洪涝、大风等,受疫情影响,近期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渡口将迎来客运高峰。对策建议:一是4月开始对我县采砂船舶汛期停泊区进行选址,并同时与蓬溪县海事处共同对处于两县交界水域船舶停靠问题进行协商,合理规划两岸船舶停靠区;二是通过微信、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平台,及时、广泛发布天气情况和对交通的影响,让相关船员、早知道、早准备;三是组织全县船舶所有人及相关部门在回马镇召开汛期水上交通防汛安全工作会,并对今年船舶防汛设施设备的配备、检修,人员值守等作出相应的安排和要求,同时对辖区内所有渡口进行督查、抽查,督促渡口严格执行“六不发航”制度,坚决杜绝夜航和冒险雾航,确保渡运安全;四是抓紧落实应急处置人员、车船和装备,及时启动恶劣天气下交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做好救灾物资运输、救援人员出行等道路交通保障任务,做到警情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县水上交通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