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修订学校安全教育教材,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保障师资、教育资源、时间、场地。切实推广示范课程,保证安全教育课程学习做到从早抓起、从小抓起,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领域。三是鼓励学校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普及安全知识技能,结合“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强化学生安全素质。四是加强大中小学与社区、农村、企业、社会机构等联系,搭共建单位,结安全对子,共享安全教育资源。(责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积极传播安全知识;指导学校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演练”“火灾或地震疏散逃生演练”“防溺水教育”等活动和“应急逃生漫画比赛”等技能比赛,组织安全专题讲座;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应急局、县教育体育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团委)
(五)
安全教育进家庭
县妇联要牵头做好明确“文明家庭”“平安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家庭安全的工作内容,细化评定标准,评选安全家庭或安全模范。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活动,宣传家庭安全防范、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等知识。(责任单位:县妇联)
各学校要采用亲情教育法,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亲情恳谈会”“员工家属参观操作现场”“家庭安全明白人”等家企校共建活动,让家庭成员共同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营造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印发宣传横幅、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单和安全常识手册等资料,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宣传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增强每户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如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盐井街道办事处,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教育体育局)
四、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形成长效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增强宣教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安全、参与安全、呵护安全、共筑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督导,确保落地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结合实际,细化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目标和措施办法,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要善于总结,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的创新运用和实践推广。省安办已将“五进”活动相关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和目标考核内容,并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各级各有关部门于6月12日前报送宣传“五进”活动方案;9月7日前报送阶段性总结和活动成果图片;11月16日前报送活动总结和活动图片资料,所有材料报送至县安委办(县政务服务中心609室)。
联 系 人:陈晓华;联系电话:0825-6162019;
电子邮箱:3052691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