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
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要点》已经局党组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要点》
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3月17日
附件
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县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名县攻坚年、作风提升年”工作主题,以全域旅游规划为蓝图,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全面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着力优化公共服务效能,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成遂协同发展先行区、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
一、坚持共创共建,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旅品牌
(一)高标准创建品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全国文化先进县迎复检及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申报一批A级景区、星级酒店、绿色饭店,指导支持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首开项目争创3A级旅游景区,郪江湿地公园、宋井桃蹊争创2A级旅游景区,推荐三星酒店1家、绿色旅游饭店金叶级2家、银叶级1家,全力支持卓筒井镇为干屏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高品质推进项目。聚焦重点文旅项目推进,保姆式跟踪服务,继续加强与省文旅厅对接,力争成功将我县重点文旅项目纳入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库,积极为丝路奇幻城争取2020年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资金。全力推动浪漫地中海人造天空沙滩海滨浴场、丝路奇幻城“水世界”7月前对外开放,实景演出《丝路神灯》年底前启动试演,加快推进中国死海提档升级、卓筒井考古遗址修缮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基础设施、文旅大数据中心建设等重大文旅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高效推进。
(三)高层次推广营销。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突出“锦绣世界、传奇大英”宣传定位,按照“天天有报道、周周有专题、月月有活动”的要求,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引进新浪、今日头条、腾讯等国内知名媒体,对大英旅游宣传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提升微博、微信、App、PC端网络点击率、评价数,全方位推进宣传营销工作。组织开展2-3次大英文旅专场推荐会,积极参加中国休闲度假大会系列活动,举办“传奇大英、相约桃蹊”网络桃花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采摘节、农民艺术节等各种节会15个,全面打响“大英菜、大英盐、大英游”等品牌。
二、坚持融合互动,加快培育文旅产业新业态
(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高起点编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文旅资源普查工作,深度挖掘卓筒井文明、郪国文化以及各类文化遗产和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县城全域旅游为中心,四大核心项目和遂大快捷通道、蓬乐路两大旅游观光带为驱动,多种特色业态为支撑,构建“一城四区、两带多点”文旅发展新格局。
(五)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强传统村落、古村落、美丽休闲乡村、历史文化明村和古建筑群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指导各镇完善旅游廊道、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充实乡村文艺表演队伍,创作以一批历史故事、农耕文化、浓浓乡愁为题材的乡村小品、民俗歌舞,全面繁荣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
(六)构建政企互动新格局。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合作机制从政府部门向民间企业层面延伸,建立互惠机制,推动线路互推、品牌共创、营销联动、信息共享、客源互换,实现合作共赢。全面梳理中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托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中国死海、中恒文旅集团等重点文旅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文旅企业复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文旅行业影响。用好用活大英县文旅产业发展资金,落实旅行社、星级酒店等特色美食等旅游服务企业补贴政策,培育一批特色餐饮、民宿、文创商品等小微企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三、坚持对标补短,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七)做强硬件支撑。加大向上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完成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500万元。高质量包装策划、规划生成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进一步建立完善“分管领导+项目秘书+股室单位”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卓筒井保护一、二期项目和象山书院、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农村有线广播暨应急广播建设、广播电视台高清数字化改造项目,力争年内竣工验收,保障公共服务硬支撑。
(八)做优服务配套。按照星级酒店、A级景区复核的要求,对标整改各A级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设备,建立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公共符号,深入推进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车旅游营地、停车场、导视导览、旅游驿站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公众号创建及使用,继续完善大英文化遗产网网站建设,全面完成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努力实现文化共享全域化、全民阅读便捷化、旅游管理智能化。
(九)做实脱贫攻坚。按照全面脱贫的要求,实施贫困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补短板、查弱项,对标对表落实应急广播“村村响”、贫困户电视信号“户户通”、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回头看”工作。大力开展节会扶贫活动,鼓励一批贫困户发展一批短平快的文旅产业,保障一批贫困户参与旅游就业,提升贫困户收入。扎实开展“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加强结对管理,确保2020脱贫任务圆满完成。
四、坚持普惠共享,切实保障群众文化需求
(十)繁荣文艺精品创作。针对地域文化、疫情防控、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名县创建、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文艺主题精心创作,打造一批舞蹈、歌曲、小品等文艺精品,亮相四川省群星奖、遂宁市涪江艺术节等各级展演赛,弘扬大英本土文化。组织策划庆祝建党100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精心编报文化艺术项目,积极参加四川文化艺术基金申报。
(十一)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精心组织“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我们在行动”等系列文化活动,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创新提升非遗项目《蓬莱大乐》《象山花锣鼓》,推进非遗演出进景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全县公职人员书画培训,深入开展书法、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督促指导全县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延时、错时免费服务工作,免费开展各类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不低于53场。加快完成镇街道(社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
(十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加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大英县农村有线广播暨应急广播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加强农村广播暨应急广播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建立健全全县农村广播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做好大英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大英县应急广播中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督促指导县广电网络公司做好广播电视传输日常维护,确保全县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加大广播电视发射台资金投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不断扩大无线数字电视覆盖面,确保我县边缘地区和困难群众免费收看无线数字电视。
五、坚持守望传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十三)深度挖掘内涵。深度挖掘卓筒井文明,完成卓筒井大型文献编撰工作,丰富井盐文明内涵。加大卓筒井保护开发利用招商力度,启动卓筒井保护二期规划编制,继续做好卓筒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蓬基井及老盐厂遗址保护,推进工业遗址与卓筒井文明融合保护,实现“祖孙对话”。
(十四)加大保护力度。继续开展548处不可移动文物、44项非遗项目现状调查,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四有”建设和“五纳入”工作,完成寂光寺地藏殿、五显庙山门维修、博物馆库房改造、博物馆文化长廊展陈升级工作。加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加强非遗项目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文件档案的管理,建立非遗数据库。加大对各级非遗项目传承活动支持力度,扩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氏泥彩塑品牌影响,高标准完成大英非遗展示馆、传习基地建设,打造文创旅游商品开发基地。
六、坚持监管并重,培植新型文旅市场业态
(十五)规范权力运行。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运转,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应用系统,实现80%以上行政审批项目“最多跑一次”;开展“法律七进”示范机关创建活动和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推进文广旅游系统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十六)强化市场监管。推行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实施“黑名单+备忘录”监督机制,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配强综合执法力量,加强文旅市场经营单位法律法规、诚信守法、规范经营等工作培训会,深入推进文旅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景区、旅行社、歌舞娱乐、网吧经营、出版物经营等场所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社、黑导、黑车”以及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企业依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高效处理游客投诉,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促进全县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十七)筑牢安全防线。加强疫情防控,确保文旅市场无重大疫情事故。强化文旅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文化旅游风险预报制度、应急救援制度、保险制度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与控制机制,加大全县文物、自然资源、景区景点保护力度,做好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防控,全面开展冬春防控、夏季防汛等重要节点反恐维稳、生产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强化文保单位、文化馆所、涉旅场所、景区景点等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公共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认真落实安全播出及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着力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安全播出及网络安全各项隐患排除,全力保障安全播出及网络安全工作零事故。
七、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文旅事业发展保障
(十八)着力党建领航。强化“一岗双责”,落实管党治党整治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质、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依托中心组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推进理论武装,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成立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队,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强化支部党建助推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
(十九)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安排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范围,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机关各党支部党课教育课程;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对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馆等场地展示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做好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综合分析工作,加强对文艺创作、文艺表演的引导和把握,抓好单位微信、抖音公众号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做好网评工作开展。
(二十)筑牢廉政基础。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不断健全完善惩罚体系;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警示教育;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赌博敛财”问题专项整治,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文广旅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过程。
(二十一)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十百千万”文化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文旅领军人才;统筹实施文化旅游人才振兴计划,做好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引进、培训、扶持、保护、非遗传承人发展等工作;不断壮大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做好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从严机关管理。加大作风整治力度,开展作风专项整治,努力培养一支“马上办、务实干”的文广旅游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加强对会议、文件、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督办落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切实做好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系统使用和管理,客观公正做好绩效考核评比,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效。统筹做好统战、群团、档案、财务、保密、信息、文秘、外宣、审计、爱卫、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