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19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以“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广大社会群众力量,实行综合防治,全面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阻断我镇艾滋病传播,发现和救治感染者和病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提升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提高全镇居民健康水平。二、总体目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长效工作机制,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镇的流行和蔓延。最大限度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效控制性传播,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及病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提高广大群众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使之能正确认识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患者,能有效预防艾滋病。提高感染者的发现与管理关怀率,使感染者得到管理关爱、不传播,面对生活、接受管理。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镇育龄妇女信息,建立信息库。三、工作任务(一)加强宣传教育1.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防治艾滋病组织管理、协调指挥能力。加大党政机关干部培训力度,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广播站、学校为主要平台,利用会议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在镇辖区内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法规政策、宣传培训,力争组织宣传覆盖率达到100%,知晓率达到88%以上。2.镇防艾工作领导小组要在辖区内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至少2次。3.各村(社区)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和刷写宣传标语,村(社区)宣传栏设置在1块以上。4.镇卫生院要对辖区内的医务人员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培训率达100%。5.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长年备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并向求诊者发放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资料或健康教育资料,达到90%以上。6.卫计办要结合生殖健康教育,发放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资料,达到90%以上,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栏。7.辖区各中小学校要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每学期不能少于2课时,卫生院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并对课件内容进行指导。8.镇团委要组织开展青少年防艾知识的宣传教育,镇妇联要开展育龄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二)加强监测预防1.完善监测检测体系,科学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准确掌握艾滋病流行情况和趋势,为科学决策、有效防治服务提供依据。2.派出所要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卖淫嫖娼专项行动,对卖淫、嫖娼的,一律强制进行性病检查;对故意传播艾滋病毒或聚众淫乱的,一律依法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派出所、综治办要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有效干预和管理。4.卫计办、卫生院要加大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力度。5.卫生院每季度要对患者随访至少1次,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2次,做好随访检测、行为干预等工作,落实感染育龄妇女孕情监测等工作。6.各村(社区)要动态建立辖区内育龄妇女信息台账,每季度要组织开展辖区内育龄妇女孕情调查、孕情搜索、孕情管理,及时动员怀孕妇女接受艾滋病检测。建立感染育龄妇女、感染孕产妇和单阳家庭台账,“一对一”落实综合干预措施。镇卫生院要做好指导协助工作。7.卫计办要做好育龄妇女的“三查”协助工作,根据育龄人群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生殖健康检查。(三)加强治疗管理1.卫生院要落实专人负责每月统计各村(社区)艾滋病防治进展信息和数据,特别是患者随访管理、服药情况,单阳家庭综合干预情况,以及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治疗、随访、检测等情况。同时要及时动员未治疗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2.镇防艾工作领导小组要负责长期流动在外、拒绝治疗及失访患者的核查追踪,动员其接受治疗管理。要采取必要措施对脱失或者治疗不规范、不听从医务人员劝导的患者以及不配合接受干预服务的感染孕产妇和单阳家庭进行规范管理。四、工作要求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单位、各部门、各村(社区)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做到防治目标、职责任务、政策措施、防治经费、防控效果5个到位。一是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各单位、各部门、各村(社区)要畅通信息,不定期开展相关工作,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不报、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健全机制,确保长效。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人员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镇防艾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各单位力量组建一支专业防艾工作队伍,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三是要加大投入,合力推进。要严格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和感染者及病人生活、医疗、子女上学等相关政策。对因艾滋病而导致家庭困难的家庭,民政办要及时给予关心、关爱。各相关单位要落实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保障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开展。 |